home
search
證型胃陰虛
別名胃陰不足、胃陰乾涸、胃陰虧虛
【概念】

胃陰虛證又稱胃陰不足證,是多種慢性病引起陰液耗損,胃失滋榮、濡潤的一系列症狀的概稱。多由胃熱病日久,熱邪傷陰;木鬱克土,肝熱灼傷胃津;母病及子,心火過盛,胃陰受損等導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不思飲食或飲食減少,飢而不食,口咽乾燥,大便燥,心煩低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胃陰虛證常見於溫熱病後期、「胃脘痛」、「消渴病」、「噎膈」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胃氣陰兩虛證」、「胃熱證」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陰虛津不足之特點為:咽乾舌燥、口唇焦裂、盜汗低熱、大便乾結、五心煩熱。胃陰虛證亦常見上述症狀。

  1. 溫熱病後期或恢復期常見胃陰虛證。濕溫病後期,出現不飢少納、飲食乏味、口唇乾、便秘、舌質紅少苔、脈虛細數,即為胃陰被損之象。此證大便秘結,緣由胃與大腸皆屬陽明,津氣相通,故胃津不足,腸津必乏,因而大便傳導艱難,與陽明腑實證之便秘,在病因、病機上皆不相同,慎勿妄玫。治當甘寒養胃,宜益胃湯(《溫病條辨》)。
  2. 胃脘痛病中見胃陰虛證候,可由情志鬱結,五志化火,或天時過燥,耗傷陰液;或脾胃素弱,不能化生精微,陰津不足,胃失濡潤引起,出現胃脘隱隱作痛,納呆而喜稀軟,胃燥則氣逆而為乾噸,舌瘦無苔質紅。治宜養陰和胃緩痛,方用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3. 消渴病出現胃陰虛證候時,則以口乾舌燥,口渴引飲而不能自禁為突出表現,是肺胃之熱化燥,灼津傷陰所致。治當肺胃兩清,氣陰雙補,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論》)。
  4. 噎膈病中出現胃陰虛證,其仁羸瘦,乾嘔不食,甚或反胃膈食,晚期則舌質暗紅光鏡無苔,治宜滋潤養陰,方選五汁飲(《溫病條辨》)加減。
胃陰虛證候多見於體瘦之人,肥胖之體則極少見;中老年人見陰虛證多為慢性病,青少年見胃陰虛證多為暴病所致;誤用汗、吐、下法致陰津耗傷,亦每易罹患本證。因陰虛則生內熱,其低熱、口中乾渴、舌燥等感覺,常以午後或夜間為顯著,逢天時久晴無雨,氣候乾燥,則內外燥熱相加,病勢必重。

胃陰虛證候在病機演化過程中,常與肺陰虛證同時兼挾出現,如秋燥病之邪在氣分出現的肺胃陰傷,症見身熱不甚,乾咳不已,口舌乾燥而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即是既有燥熱傷肺,肺陰耗傷,肺氣不肅的乾咳不已,又有燥邪歸於陽明,胃陰被耗所致的口舌乾燥而渴,治療時單純養胃陰不行,必須同時滋養肺胃方可奏效。

【類證鑑別】

  1. 胃氣陰兩虛證與胃陰虛證:胃氣陰兩虛證候多由久病氣陰兩耗,或誤用汗、吐、下法,致氣陰受損所產生,除胃陰虛的主要見症外,還有氣虛的兼症,如氣短、乏力、多汗等,又胃氣虛不能腐熟水穀,氣血生化不足,則食少納呆、肌消體瘦、面色蒼白、心悸失眠,區別於單純的胃陰虛證。
  2. 胃熱證與胃陰虛證:胃熱證候,多因熱邪入裏、多食辛辣厚味所致,在急性熱病中出現時,多為病的進行期,屬實熱證;胃陰虛證候在熱病中出現時,多為病的後期,屬虛證範疇。但胃熱證,熱邪傷耗胃津,胃陰受損,可以由實轉虛,進展為胃陰虛證候。兩證臨床皆見「熱」象,胃熱證為實熱,症見發熱、煩渴、胃脘灼痛、喜冷飲等;胃陰虛證為虛熱,症見心煩低熱。胃熱證表現為多食易飢;胃陰虛證則飢而不食。兩證皆可見大便燥結,但前者為陽明火盛熱結腑實,後者為胃陰不能布及大腸。此外,胃熱證可因熱邪循陽明經脈上沖,出現牙齦腫痛、口臭,熱傷血絡,迫血妄行,則見吐血、衄血等症,而胃陰虛證則較少發生此類情形。

【文獻別錄】

  1. 《溫病條辨》:「病後肌膚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胃陰虛也,與益胃五汁輩。」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