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肩不舉
別名但臂不遂、肩痛不可舉、五十肩
【概念】

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上肢不能抬舉稱肩不舉。

《靈樞.經脈篇》稱「肩不舉」,《針灸甲乙經》稱「肩不舉」、「手臂不可上頭」,《金匱要略》稱為「但臂不遂」。

肩不舉與肩痛二症臨床上往往同時并見,因肩痛而導致的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甚至上肢不能抬舉的,若治癒其肩痛則肩不能抬舉一症亦隨之而癒,可參見肩痛條。若因肩不能抬舉而引起肩痛者,則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愈嚴重,其疼痛的程度亦愈重,必待肩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肩痛才能隨之消除。臨床上二者往往很難區分。故肩不舉與肩痛同時存在,可稱為「肩痛不可舉」、「肩重不舉,臂痛」、「肩重肘臂痛,不可舉」、「肩肘中痛,難屈伸,手不可舉」、「肩痛不能自舉」、「肩痛不可自帶衣」、「肩痛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針灸甲乙經》)等等。

【辨證分析】

  1. 痹痛︰較為嚴重的肩痹疼痛,經久不癒可導致肩不舉此證肩痛症狀先發生,肩痛日久不除遂併發肩不能抬舉。肩部常覺寒涼,畏冷,喜暖,得暖雖疼痛可暫時減輕,逾時則疼痛寒涼感覺依舊。因病程較長,往往肌肉萎縮、經筋僵硬。舌質淡、苔白,脈弦或弦細。雖常見於老年人,但青壯年身體虛弱者也可發生。是因為肩部感受風寒濕邪,尤其是寒濕之邪氣客於經脈分肉之中,陽氣為之遏阻所造成的。故肩部常覺寒涼,遇濕冷而疼痛愈重,日久不癒則發生肩關節活動障礙,甚至上肢不能抬舉。此證是先有肩痹疼痛症狀,因病程較長,遂逐漸影響上肢使其不能抬舉。治療以溫經散寒止痛為主,且病程既久,往往氣滯則血瘀,常配以活血祛瘀藥物,如薑黃、乳香、沒藥、五靈脂、桃仁、紅花、土鱉蟲等,可用蠲痹湯五積散加減。若久病兼有血虛者,可用蠲痹四物湯加減。參見肩痛條中風寒肩痛痰濕肩痛
  2. 肩凝︰又稱凍結肩、漏肩風、老年肩。此證發生於老年人,尤以更年期以後的婦女多見。多發於一側,間或有兩側同時發病者。患者常常不能敘述出明顯原因,忽然感覺肩部疼痛及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症狀發展較為緩慢,數日或數月時間內,肩關節功能即發生嚴重障礙,遂致上肢不能抬舉,而且疼痛亦隨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程度的不斷發展而日益加重,白天疼痛尚可忍受,入夜疼痛劇烈而影響睡眠,甚至不能入睡。越痛而肩臂越不敢抬舉,肩關節越不活動,疼痛也越劇烈,甚至"近之則痛劇",形成了惡性循環。疼痛多連及上臂以及肘手部位。日久不癒,則肩臂筋肉萎縮、僵硬,以致肩關節完全不能活動,故梳頭、穿衣、脫衣均感困難。肩部發涼,手心常自汗出。脈細,舌象無明顯改變,若兼有氣血不足,則舌質淡白,若兼有瘀血,則舌紫暗或有瘀斑。本證是更年期之後的老年婦女常見的肢體疼痛疾病之一,多無感受風寒濕邪的病史,或因偶感風寒濕邪、輕度閃扭傷而誘發。肩痛與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同時發生,隨著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日益嚴重而疼痛程度也逐日加重,甚至影響睡眠,日常生活如梳頭、穿衣、脫衣都感到困難。肩部筋肉萎縮、僵硬,肩關節活動範圍日見減小,甚至上肢完全不能抬舉。其疼痛以夜間為劇,以至難於忍受。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藥物、針灸等治療方法,雖可暫時減輕疼痛症狀,但上肢功能活動恢復困難。其藥物治療同與胸痹肩不舉,肢體功能活動的恢復必須依靠患者忍痛作適當的自動功能活動鍜煉,或進行按摩,使攣縮僵硬的肩部筋肉恢復正常,功能活動範圍也就能夠逐漸增加,隨著肩關節功能活動的恢復,肩痛症狀也就逐漸減輕以至完全消除。
  3. 胸痹︰此證為肩不舉之較重者。患者素有胸痹證,短氣、心悸、胸悶、心前區痛、甚至胸痛徹背,且多有瘀血症狀表現,胸痛性質為刺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通常發生於老年人。肩痛,同時患側手指腫脹疼痛,肩不能舉,同側手指因疼痛、腫脹也不能屈伸。疼痛劇烈,入夜尤劇,甚至徹夜難眠。但肘關節常不受影響。患側上肢多汗,以手部汗出較多。病久不癒,上肢肌肉萎縮,手指及指甲呈蠟黃色,強直變形(多呈屈曲狀)而不能屈伸。男、女均可發生,並且伴有胸痹症狀,如胸痛或胸痛掣背、心悸、短氣、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肩、手部疼痛均較嚴重,並且手指腫脹,往往呈蠟黃色,經久不癒則手指呈半屈曲狀強直,很難恢復。治療以活血袪瘀行氣止痛為主,方用枳實薤白桂枝湯加丹參、赤芍、五靈脂、乳香、沒藥等;或用代抵當湯加減。好發於老年人,常兼有氣虛或血虛,氣虛者合正元湯,血虛者合四物湯同用,以補氣血之不足。
  4. 損傷︰成人因閃扭損傷肩部筋肉,而致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不能抬舉的,必有明顯損傷史,損傷局部可有腫脹,有的也可沒有腫脹形跡,局部壓痛明顯。發病突然,病程較短,隨著閃扭損傷的痊癒,肩部功能活動也就隨之而癒了。若為兒童,尤其是學齡前的五~七歲兒童,忽然患上肢不能抬舉,勉強被動抬舉則痛不可忍,患兒欲使病側上肢抬舉,先向患側傾斜軀體,接看再向健側傾斜,借軀體的左右擺動,勉強將患肢"悠起",但上肢活動範圍仍然不能達到與肩平齊。仔細診視,可見肩部微腫,或有輕度青紫瘀血,肱骨上端有明顯壓痛,此為兒童肱骨上端無移位骨折的特有表現。成人損傷肩不舉有明顯外傷史,發病突然,受損傷局部明顯壓痛,與痹痛肩不舉、肩凝肩不舉及胸痹肩不舉不難進行鑒別。因損傷而瘀血內聚,治療以活血散瘀止痛為主,方用復元活血湯七厘散等。若兒童尤其是5~7歲的學齡前兒童,忽患上肢不能抬舉,患兒很少敘述肩痛,家長往往在給患兒穿脫衣服時才發現上肢不能抬舉,勉強被動抬舉患肢則發生疼痛,患兒往往借助於軀體的左右傾斜擺動而將患肢"悠起",是本證的典型症狀表現。局部腫脹也不明顯,肱骨上端壓痛。此係因跌仆外傷致使肱骨上端發生無移位骨折所引起,切不可用按摩等方法進行治療。只須加強保護患肢,如用繃帶將患肢懸吊於胸前,逾月自然痊癒。

【文獻別錄】

  1. 《針灸資生經》:肩不舉「屢見將中風人,臂骨脫臼,不與肩相連接,多有治不癒者。」
  2. 《臨證指南醫案》:「陽明脈衰,肩胛筋緩,不舉而痛。治當通脈絡,莫進攻風。生黃耆、于朮、當歸、防風根、薑黃、桑枝。」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