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腋汗
別名狐臭、脅汗
【概念】

腋汗,是指兩腋乃至脅下局部汗出津津。

本症見於《醫林繩墨》,《張氏醫通》、《類證治裁》等醫籍中又稱「脅汗」。兩者名稱有異,實質相同。

【辨證分析】

  1. 肝虛內熱︰腋下汗出而不臭,多夢易驚,虛煩不眠,頭暈乏力,面色無華,午後潮熱或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弦細數。多由久病體虛,或勞欲過度,精血虧損,肝陰不足,血虛不能養肝而出現腋汗。其辨證要點:腋中汗出而不臭,並見肝虛內熱之象(如多夢易驚、虛煩不眠、或五心發熱、口乾咽燥)。治宜滋陰柔肝清熱,方選六味地黃丸一貫煎加減,外用牡礬丹揉擦腋下。
  2. 肝膽濕熱︰腋下汗出而有臭氣,胸悶納呆,口苦粘膩,渴不欲飲,身重體倦,小便短少色黃,舌苔黃膩,脈弦數。多由濕熱內侵蘊結於肝膽,使肝膽失於疏泄條達,濕熱循經而引起。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所載:"有兩腋汗‥‥…久不癒者,此濕熱流注也。"其辨證要點:腋中汗出而有臭氣,並見濕熱蘊結肝膽(胸悶納呆、口苦粘膩、渴不欲飲,身重體倦、小便黃赤短少、舌苔黃膩、脈弦數)等症狀。治宜清熱利濕,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外用牡礬丹揉擦出汗處。
腋汗一症,虛證、實證均可出現,但在臨床上,腋臭也常有腋汗多而臊臭,其病因由於濕熱蘊結或遺傳所致,亦可按肝膽濕熱腋汗辨證施治,或手術治療。

【文獻別錄】

  1. 《類證治裁.汗症》:「少陽挾熱………或腋汗、脅汗。須知從陰陽交互時,及陰陽交互處發泄者,皆陰陽不和半表半裡症,小柴胡湯逍遙散皆合劑也。」
  2. 《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由肝虛而汗,則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湯"。"汗出於肝,宜棗仁、山藥。」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