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寒戰
別名寒栗、戰慄、振寒
【概念】

寒戰即惡寒戰慄,表現為怕冷的同時全身不自主地顫抖。本症在《內經》和《傷寒論》中均稱為「寒栗」;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中稱為「戰慄」;明.王肯堂《雜病證治準繩.寒熱門》則稱為「振寒」;後世多稱為「寒戰」。

秦伯未先生在《中醫臨證備要》一書中認為「振寒」與「寒戰」不同,「其區別是,從內發出者為寒戰,僅是形體聳動者為振寒。振寒多由陽虛不能衛外,常伴有腹痛泄瀉,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證。」證之臨床,二者皆惡寒與戰慄同見,很難區分,秦氏論點可供參考。

寒戰與抽搐都見肢體不自主的運動,但實不相同。抽搐為肢體搐動伸縮,且不伴惡寒;寒戰多因怕冷而顫抖。

【辨證分析】

  1. 寒邪外束︰其臨床表現為惡寒戰慄,高熱無汗,頭身疼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為外寒襲表,邪鬱經絡,腠理閉塞,衛氣鬱結所致,故惡寒戰慄兼見表寒證;惡寒與發熱同見,惡寒得暖不減,並伴有無汗,頭身疼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等表寒證;治宜辛溫解表,方選麻黃湯加味。
  2. 陽虛陰盛︰表現為畏寒戰慄,四肢厥冷,得暖則症緩,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脈沉微。為陽氣虛弱,或寒邪傷陽,致使陽氣溫煦失職,陰寒內盛,故惡寒戰慄兼見裡寒證。二證的臨床鑒別在於:畏寒而不發熱,畏寒得暖則緩,並有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質淡,脈沉細等裡寒證。治宜溫陽祛寒,方選四逆湯加味。
  3. 戰汗︰在外感熱病過程中,突然惡寒戰粟,甚則肢冷脈伏,繼之不久,全身即可透出大汗,汗後則肌膚較涼。外寒內熱寒戰:臨床主要表現有惡寒戰慄,四肢厥冷,頭身疼痛,發熱口渴,煩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浮緊而數等症。外感熱病中戰汗為邪正劇烈交爭所致。正勝邪卻者汗出而解,戰汗之後脈靜安臥,乃病漸痊癒之象;若正不勝邪則可出現兩種情況:其一為正氣外脫,出現脈象急疾躁擾不安,肢冷汗出,當急投回陽益氣之品,方選參附湯加味;其二為邪盛正氣相對不足,不能一次戰汗而解,須停一二日,待正氣漸復,再作戰汗而痊癒。
  4. 瘡毒內陷︰出現局部紅、腫、熱、痛,伴惡寒戰慄,發熱煩渴,甚至神昏譫語,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乃屬火熱內盛,經絡阻塞,氣血凝滯,血肉腐敗,熱邪壅盛,瘡毒內陷所致之熱毒壅盛證。此二證共同的病機是裡熱亢盛,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熱。"所以除惡寒戰慄外,還有發熱煩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數等相同的臨床表現,但宜用清熱瀉火托毒法,方選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化裁。
  5. 瘧疾︰先有呵欠乏力,繼則惡寒戰慄,肢體痠痛,寒罷則壯熱,頭痛面赤,口渴引飲,而後汗出,熱退身涼,脈弦。瘧疾是由於感受瘧邪,邪在半表半裡與營衛相搏,正邪相爭所致,臨床上以寒戰壯熱,休作有時為特徵的一種病證。一般根據寒熱之輕重,分為正瘧、溫瘧、寒瘧、勞瘧等類型。正瘧者即典型的瘧疾,治宜和解達邪,用小柴胡湯加常山、青蒿;溫瘧者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治當清熱達邪,用白虎加桂枝湯加柴胡、常山等;寒瘧者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治當辛溫達邪,用柴胡桂枝乾薑湯加減;勞瘧者正虛久病之瘧,治當扶養正氣,調和營衛,用何人飲加減。
寒戰一症,有表裡寒熱虛實之分。寒戰之後,繼見發熱者,多為陽氣來復,正氣尚盛的表現;若寒戰之後,不發熱,或戰汗後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則為陽虛內寒或陽微欲脫之證,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文獻別錄】

  1. 《景岳全書.傷寒典下》:「戰與栗異,戰由乎外,栗由乎內也。凡傷寒欲解將汗之時,若其正氣內實,邪不能與之爭,則但汗出自不作戰。所謂不戰,應知體不虛也。若其人本虛,邪與正爭,微者為振,甚者為戰,正勝邪則戰而汗解矣。故凡邪正之爭於外者則為戰,戰其癒者也。邪正之爭於內者則為栗,栗其甚者也。論曰:陰中於邪,必內栗也。夫戰為正氣將復,栗則邪氣肆強,故傷寒六七日,有但栗不戰,竟成寒逆者,多不可救,此以正氣中虛,陰邪內盛,正不勝邪而反為邪所勝,凡遇此證,使非用大補溫熱之劑,及艾灼回陽等法,其他焉得御之?"
  2. 《醫宗必讀》:「戰者身動,栗者鼓頷,邪欲解也。栗而不戰,陰盛陽虛,乾附四逆湯。」
  3. 《中醫內科證治概要.惡寒》:「寒邪外束,而內熱不透,或熱深入裡而格陰於外,皆可產生惡寒不解,或寒栗而振,或四肢厥冷等症。」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