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導覽
症狀疲乏
別名解㑊、怠惰、體惰
【概念】

疲乏是指精神困倦,肢體懈怠的臨床症狀。

本症在醫籍中名稱繁多,《素問.平人氣象論》稱為「解㑊」,《靈樞.海論》稱為「怠惰」,《靈樞.寒熱病》稱「體惰」。

疲乏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症狀,幾乎各種急慢性病證,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疲乏。本條討論的範圍,僅限於以疲乏作為主症者。

【辨證分析】

  1. 暑熱傷氣︰肢體倦怠乏力,精神萎頓,少氣懶言,身熱汗出,心煩口渴,食少便溏,面垢苔濁,脈虛數。本證發於盛夏暑熱之時,暑為陽邪,其性發泄,易耗氣津,故見肢體倦怠,精神萎頓,少氣懶言,身熱汗出,心煩口渴,脈虛數等症;又暑多挾濕,故見面垢苔濁,大便溏泄等症。治宜清暑益氣,養陰生津,方選清暑益氣湯加減。
  2. 脾虛濕困︰倦怠懶言身重,口苦舌乾,大便溏薄,洒洒惡寒,胸脘滿悶,食減,尿少,舌苔厚膩,脈濡。由勞倦、飲食失節等原因以致脾虛失運,水濕稽留。濕性重濁,濕過則清陽不升,故令肢體困頓乏力。臨床兼有胸脘滿悶,納少便溏等脾虛失運的症狀。治宜健脾化濕,升清降濁,方選升陽益胃湯平胃散加減。
  3. 氣血兩虛︰神疲肢倦,少氣懶言,語音低怯,眩暈失眠,自汗心悸,手足麻木,面白無華,唇舌爪甲色淡,脈沉細無力。本證多由先天不足,病後失調,或久病失治等原因所致。氣血不足,機體失養,故出現少氣懶言,神疲肢倦,眩暈失眠,心悸自汗等表現。治療宜氣血雙補,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上述三證的鑒別:暑熱傷氣疲乏發生於夏季,既有暑熱表現,又有氣虛症候;脾虛濕困疲乏常發生於夏秋季節,既有濕阻之徵,又見脾虛之候。前二證均為虛實相兼之證。氣血兩虛疲乏,純屬虛證,以氣虛血少為主要見症。三者從臨床表現分析,較容易鑒別。

【文獻別錄】

  1. 《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怠惰安臥。」
  2. 《中醫臨證備要》:「濕能滯氣,暑能傷氣,夏季暑濕內阻,往往身無大病,疲乏不堪,俗稱『疰夏』,輕者用藿香、佩蘭泡飲,重者用清暑益氣湯加減。」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