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導覽
症狀脫髮
別名髮墮、油風
【概念】

脫髮,俗稱鬼剃頭,在《內經》中稱為「髮墮」。《諸病源候論》依據臨床表現,辟為二候:鬚髮禿落候和鬼舐頭候。同時另列赤禿、白禿所致脫髮,以資鑒別。明清醫家對片狀脫髮,稱為「油風」,設有專條論述,為後世防治本證提供了寶貴經驗。

臨床觀察,脫髮一症可見於多種疾病,本文專就以脫髮為主症者進行討論,其它疾病所致的脫髮不予論述。

【辨證分析】

  1. 血熱生風︰頭髮突然成片脫落,頭皮光亮,局部微癢,一般無全身症狀,或見心煩口渴,便秘溲黃,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數。多因精神刺激,心緒煩擾,心火亢盛,血熱生風,風動髮落。辨證要點為:起病突然,呈圓形或橢圓形脫落,頭皮光亮無自覺症狀,並見舌紅,脈弦滑等證。治療以涼血清熱消風為法,方選烏髮丸,或酌情加生地、丹皮等藥,配成湯劑服之。
  2. 陰血虧虛︰頭髮油亮光澤屑多,經常脫落,日久頭頂或兩額角處逐漸稀疏,頭癢,或兼有耳鳴,腰痠肢乏,舌紅,苔少,脈細數。多因肝腎虛虧,陰血不足;髮為血之餘,血虛不能榮養毛髮則脫落。或因肌膚腠理不密,汗出當風,風邪乘虛而入,風盛血燥,髮失所養而脫落。《諸病源候論.鬼舐頭候》說:"人有風邪在頭,有偏虛處,則髮禿落。" 從臨床表現來看:
    1. 毛髮的性狀纖細柔弱,油亮光澤明顯,無斷髮現象。
    2. 脫髮的部位多發生在頭頂或兩額角,頭皮油脂多,或脫屑發癢。
    3. 發病緩慢,病程較長,多見於壯年人,經常脫髮,漸成禿頂。
    4. 常有頭皮癢。
    頭暈耳鳴,腰酸肢乏,舌紅苔淨,脈細數等為肝腎虛弱、陰血虧損,以滋補肝腎、養血祛風為大法,方選神應養真丹加減。
  3. 氣血兩虛︰頭髮細軟乾懆少華,頭髮呈均勻脫落,日漸稀疏,少氣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蒼白,心悸怔忡,肢體麻木,舌質淡,少苔,脈細弱。由於久病或產後等原因,氣血漸虛,不能榮潤,故鬚髮脫落。從臨床表現來看:
    1. 毛髮的性狀纖細柔弱,毛髮乾焦無澤,常有斷髮殘存。
    2. 脫髮的部位,全頭皮毛髮稀疏散在,偶見經常磨擦處如枕後部位頭髮脫失顯著。
    3. 發病緩慢,病程較長,可見於任何年齡,每於久病或產後開始脫髮,日漸稀疏。
    4. 無自覺症狀。
    面無華色,心悸氣短,舌淡苔少,脈細弱屬氣血兩虛,治宜大補氣血,酌情選用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補中益氣丸、八珍益母丸等。
  4. 瘀血︰頭髮部分或全部脫落,或鬚眉俱落,日久不長,常有頭痛,口渴欲飲不欲咽,面色晦暗,口唇紅紫,舌質黯兼有瘀斑,脈細澀。由於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養髮而脫髮。《醫林改錯》云:"皮裡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養髮,故髮脫落。"臨床上主要依據以下三點進行辨證:
    1. 若見面色晦暗,口唇紫紅,口渴但欲飲不欲咽,舌黯有瘀斑,脈細澀,便可確認為瘀血症。
    2. 根據王清任氏"無病脫髮,亦是血瘀"之論,凡查無明顯病因,又非血熱、陰虧、氣血虛弱所致者,則辨為瘀血阻滯脫髮。
    3. 脫髮日久,經多方治療不效,可按瘀血論治。
    治療應遵循"血實宜決之"的原則,擬活血化瘀法,方選通竅活血湯加減。
陰血虧損與氣血兩虛脫髮均屬虛證,共同點:(1)毛髮的性狀均纖細柔弱;(2)均發病緩慢,病程較長。有的患者亦會出現各種兼症,可以幫助辨證。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