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濕疹
別名異位性皮炎
【概念】

濕疹屬中醫「癬瘡」範疇,中醫根據其臨床表現及發病部位不同,又稱此病為「濕癬」、「濕疙」、「四彎風」、「旋耳風」、「浸淫瘡」、「繡球風」、「臍瘡」等。中醫認為其發病機理是由於心緒煩擾,心火內生導致血熱,或感受風濕熱邪,邪氣鬱阻於肌膚,或由於飲食不慎,脾失健運,濕從內生,鬱而化熱,濕熱相結,外走肌膚。本病嬰幼兒多見,此多由「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遺熱與兒或胎中血熱,落草受風」的遺熱、遺毒及血熱受風等所致。

【現代研究】

濕疹是常見的病因尚不清楚的可由多種誘因引發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在有些專著中又被稱為特殊性皮炎、異位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等。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炎症的情況可分為:

  1. 急性:紅斑、丘疹、水疱、腫脹、滲出、糜爛、結痂等;
  2. 慢性:皮膚呈褐紅色,浸潤、肥厚、皸裂、鱗屑,或者苔蘚樣改變、脫屑性片塊等;
  3. 和亞急性三種。
皮損往往呈對稱性分佈,有劇烈搔癢,慢性病程,反覆發作與難於治療等特點。引起各類濕疹的因素可能與下列幾種有關:
  1. 體質因素:與遺傳基因有關,病人有形成lgE的素質,對體內外的致病因子的敏感性較常人為高,同時還易伴發與lgE有關的其他過敏性疾病,或家族中有這類病人的家族史等。
  2. 精神與神經因素:由於過度精神刺激,疲勞,可引起濕疹症狀加重,尤其是慢性苔蘚化濕疹、錢幣狀濕疹。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肢端發涼,常是手部濕疹的原因之一。
  3. 病灶感染:細菌、真菌與病毒物質的感染可使皮膚發生濕疹樣改變;牙釀感染,或鼻囊炎、扁桃體炎、膽囊炎、膀胱炎,也可成為慢性濕疹的誘因。
  4. 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胃腸功能失調可造成黏膜的分泌物吸收功能失常,使異體蛋白質過敏原進入體內而引發濕疹,同時也可造成維生素B、C等的缺乏,易引發濕疹。
  5. 血液循環障礙:最常見的如下肢靜脈曲張及象皮腿、痔矮等易引發下肢濕疹、肛周濕疹。
  6. 內分泌與代謝紊亂:某些人的月經疹或黃體酮自體過敏性濕疹,糖尿病病人的濕疹樣皮疹,都說明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也是濕疹的發病因素之一。
以上六個方面是誘發濕疹的主要因素,另外目前已明確的直接引發的變態反應原有各種蛋白食物、花粉、皮毛、細菌等。

〔診斷〕

  1. 需具備下列三項必要條件中的二項:
    1. 瘙癢。
    2. 典型部位的苔蘚樣變。
      1. 成人屈側病變。
      2. 嬰兒面部和伸側病變。
    3. 傾向於慢性或慢性復發。
  2. 並有下列主要表現兩項以上:
    1. 個人或家族特應病史(哮喘、變態反應性鼻炎或特應性皮炎)。
    2. 皮試呈即刻反應。
    3. 有白色皮膚劃痕和(或)膽鹼能製劑延遲蒼白現象。
    4. 前囊下白內障。
  3. 或並有下列表現四項以上:
    1. 乾皮病或魚鱗病。
    2. 白色糠疹。
    3. 毛髮角化病。
    4. 手掌線角化過度。
    5. Dennie's線。
    6. 血清lgE增高。
    7. 圓錐形角膜。
    8. 有皮膚反覆感染的傾向。
    9. 局部使用類固醇有效。
    10.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11. 易發生蕁麻疹。
    12. 對藥物特別是青黴素易發生變態反應。

【辨證分析】

  1. 外感風熱︰發病急,以紅色丘疹為主,泛發於全身,瘙癢難忍,抓破出血,滲出不多。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略數。本型見於急性丘疹性濕疹及部分亞急性濕疹。疏風涼血,清熱除濕。消風散加減。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各15克,蒼朮、苦參、知母、胡麻仁、生地、木通各10克,當歸、石膏各20克,甘草5克。風熱偏甚,口渴、身熱者可加銀花、連翹;若濕熱偏盛,身重乏力,納呆食少,舌苔黃膩,可加地膚子、車前子、梔子、馬齒莧等;若血分熱盛,疹色鮮紅,五心煩熱,舌紅或絳者,加赤芍、丹皮、紫草等。
  2. 濕熱︰起病急,皮疹鮮紅瘙癢,滲出較多,甚者起疤,結黃痂或糜爛。大便乾結、小便黃或赤。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本型相當於急性濕疹或慢性濕疹急性發作期。清熱利濕,袪風止癢。四妙散加味。黃柏、蒼朮、牛膝各15克,薏苡仁30克,地膚子、車前子、梔子、白蒺藜各10克。偏血熱者可加紫草、丹皮、赤芍;偏風熱者加銀花、連翹、防風、荊芥、馬齒莧。
  3. 脾虛︰皮損暗淡不紅,滲出少且清稀;可有黃色脫屑,或從結瀝浸潤的斑片為主。面色無華,納差,大便溏薄,或有腹脹。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緩滑或濡。本型相當於部分亞急性濕疹。健脾運濕,袪風止癢。七味白朮散加味。大便溏薄、腹脹甚、滲液偏多者可加蒼朮15克,砂仁10克;腹脹嘔惡可加半夏、陳皮、生薑各10克;舌苔厚膩,納呆食少可加佩蘭葉、蘇葉各10克。
  4. 血虛風燥︰病變日久,皮損浸潤肥厚、陳日,伴色素沉著,時緩時發,脫落皮屑,滲出少而乾燥,可伴有口燥咽乾,心煩易怒,頭暈失眠,便乾,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益血養陰,止癢袪風。當歸飲子。當歸、白芍、川芎各20克,生地、白蒺藜、防風、荊芥、何首烏各10克,黃耆15克,甘草5克。如五心煩熱盜汗、腰膝酸軟,偏腎陰虛者,可加枸杞子、熟地各20克;若燥熱不甚明顯,減川芎、何首烏。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