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上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
bubble_chart 功效
瀉脾胃伏熱。
bubble_chart 主治
脾胃伏火,熱在肌肉,口燥唇乾、口瘡、口臭、煩熱易飢或身黃肌熱。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通用於脾胃伏熱所致之口瘡、口糜、口臭之證。方中石膏、梔子清瀉脾胃積熱;藿香理氣醒脾,袪除胃內異常醱酵引起之口臭;防風疏散伏火;甘草和中瀉火,調和諸藥。脾胃色黃,因能瀉脾胃之伏熱,因而得方名。
bubble_chart 加減
- 身黃肌熱:加茵陳、黃芩。
- 煩渴引飲:加知母、桔梗。
- 口臭舌瘡:加黃連、升麻、丁香。
- 小便短赤:加滑石。
- 血熱者:加生地、赤芍。
- 胃脘脹:合半夏瀉心湯。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口臭、口瘡、口內炎、急慢性胃炎。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