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功效】
祛風化濕,清熱解毒。
【主治】
風、濕、熱三邪夾雜所致之皮膚痛癢及初起之瘡瘍腫毒,惡寒發熱,苔膩或黃膩,脈浮數或濡。
【方義】
方中,荊芥、防風,疏風透表,止癢透疹;柴胡、獨活、生薑、川芎,祛風解表除濕;桔梗、櫻皮、生甘草,清熱解毒;茯苓利水滲濕。諸藥合用,既能疏風解表,利水滲濕,又能清熱解表,對於瘡瘍腫毒初期而有發熱惡寒之表證者最為適宜。
【辨證要點】
- 癰瘡初起。
- 發熱惡寒。
- 舌苔黃膩。
- 脈浮數。
【加減】
- 紅腫熱痛:加銀花、連翹、土茯苓、薏苡仁、梔子。
- 癢甚:加薄荷、蟬蛻
- 便秘:加大黃、火麻仁
- 鼻蓄膿:加辛夷、葛根。
- 口渴:加天花、石膏。
【注意禁忌】
瘡瘍病久,無表證者慎用。或可加入養血補氣之品。
【現代應用】
各種癰癤、瘡、疔、蜂窩性組織炎、淋巴腺炎、乳腺炎、上顎洞炎、皮膚炎、蕁麻疹、濕疹、水痘、青春痘、過敏性眼炎、麥粒腫、鼻炎、中耳炎、外耳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