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溼”是六气“风寒热溼燥火”的一项,天地间有六气──外六气──属环境、气候的组态,人体与天地相应,是天地间的全息元,自成一小天地,故也有六气──内六气,中医的脾脏就主导人体内的“内湿”之气,因此,《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将湿气、水肿之症皆归属于脾脏之疾。

“溼”有两种写法,另一种为“湿”。拆字来看,“氵”表示溼与“水”有关,“土”代表与“大地”有关,“─”代表“天”,“ㄠㄠ”代表在天地之间蒸散,“日”代表“太阳”,“灬”代表“火热”。综言之,“溼”气就是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受太阳或地热蒸散到空气中的一种气,天地间必须有恰到好处的“溼”度,万物才能正常生长,太过与不及都不利于万物,而土壤则饱含了主要的湿气。

想像一下,食物的残渣或动植物的尸体丢在土壤上,就自然被分解成各种小分子,成为其它各种生物的营养,此过程须要适当比例的空气、太阳光、水分、地热,这些总和就是土地的“溼”;在人体,食物被吞入人体的消化系统之后,就自动被分解成细微的小分子,供养全身的细胞,这个过程也须要水分、消化液、与热能,这些总和就是消化道内的“湿”,消化系统就是人体内的“土壤”。

所以,“湿”不是不好的东西,大地需有恰到好处的湿气,万物才能在地上生长;人体内的“大地”,也就是消化道内,也需有刚好的“湿气”,消化机能才能正常运作;全身也须有恰好的湿气,才得以保持滋润,各种机能才能正常运作。“湿”太多或太少才会出现问题。

当消化机能差,体内的湿气就会失衡,中医称作“脾虚不能制衡水湿”或“土不制水”,水湿过多,大便就会异常、容易软便、腹泻,身体则容易堆积湿气、感到沉重,水湿严重则会有明显的水肿。

这边有个问题︰脾土制衡湿气,“湿气”存在消化道内是可以理解的,但脾胃如何扩展它们的影响力到消化道之外、制衡肢体的“湿气”?

在人体内,透明的水液和红色的血液是分别在不同的空间流动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水液在淋巴管及组织间隙内流动,水液和血液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水液从微血管渗透进组织间隙,9成又渗透回微血管,1成流进淋巴管,淋巴管最后又流回大静脉,血与水就这样在体内循环,周而复始,可参考“三焦”一节。

若从血管渗出去的水份比平常多,组织间隙的水份就会比平常多,这就是湿气重,肢体会觉得略比平常笨重;从微血管渗出的水份太多就会形成水肿。何时会发生这种状况?就是当血管内的渗透压比平常还低之时。渗透压则由液体所含的溶质密度所决定,例如盐水越浓,渗透压越高,越能吸水。

血管和组织间隙的渗透压差距会决定水分的流向,这主要由两者的成份差异所决定︰

   血液 - 血球 - 大分子蛋白质 = 组织液 = 淋巴液

血液就比水液多了血球及大分子蛋白,其它成份在双方都一样,所以,当血管内的血球(主要是红血球)或大分子蛋白质的密度减少,血管的渗透压就会低于平常,反之则高于平常。

这时,脾胃对血管渗透压的影响就彰显出来了,因为血球或蛋白质的生产都需要营养,只有健全的脾胃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供应血球与蛋白质的制造,当脾胃机能虚弱的时候,血球↓、大分子蛋白质↓,血液的渗透压↓,因而水分就较多的往组织间隙移动,导致“湿气重”的现象,严重则水肿。

此处笔者提出一个关键︰血液里几乎所有的蛋白都是肝脏合成的。即便胃肠的功能健全,若肝脏机能下降,合成的蛋白不足,也会引起湿气重或水肿。所以,肝脏也主导水湿,但古典中医并不认为肝直接主导湿气,所以“脾土制衡湿气”其实涵盖了解剖学的肝脏的部分机能。

此外,“脾主运化”并不代表消化系统具有主动运送周身水液的能力。脾系统在五行属“土”,在自然界里,土可以含藏湿气,但大地并没有主动运送湿气的功能,天地间的水湿是由太阳的光热或地热所推动、循环,此外唯一能够主动运送水份的是草木,土中的水湿也主要是由草木所把持,而肝在五行就属“木”,像是长在脾脏上的“草木”,它的调控水湿能力自是不言而喻。

当然,不是看到水肿就说是脾湿,造成水肿的原因很多,还得考虑周详,例如︰

  • 肾脏有病︰轻症从眼睑和面部开始水肿,严重才发展到全身。
  • 肝脏有病︰多见腹部肿大的腹水及下肢水肿。
  • 心脏衰竭︰血液回流困难,多从下肢开始水肿;肾脏血流量也会↓,导致尿液减少,加重水肿。
  • 胃肠机能差︰营养吸收不良,肝即使无病也无法合成足够的血浆蛋白,导致肢体水肿。
  • 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取不足,结果和胃肠机能差是一样的。
  • 药物副作用:如长期服用NSAID、血管扩张剂、钙离子阻断剂的副作用。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