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 (Cyperus rotundus L.) 的根莖。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廣東、河南、四川、浙江、山東等地。秋季採挖,燎去毛鬚,曬乾。生用,或醋炙用。用時碾碎。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
bubble_chart 功效
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於氣滯脅痛,腹痛。本品辛能通行、苦能疏泄、微甘緩急,為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要藥。治肝氣鬱結之脇肋脹痛,多與柴胡、川芎、枳殼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治寒凝氣滯、肝氣犯胃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薑用,加良附丸。治寒疝腹痛,多與小茴香、烏藥、吳茱萸等同用。
- 用於肝鬱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本品有疏肝解鬱、行氣散結、調經止痛之功。治月經不調、痛經,多與柴胡、川芎、當歸等同用。治乳房脹痛,多與柴胡、青皮、瓜蔞皮等同用。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本草綱目》:「利三焦,解六鬱,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肘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後百病。」「乃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也。」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6~12g。醋炙止痛力增強。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β-派烯、香附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α-莎香醇、β-莎草醇。此外尚含生物鹼、黃酮類及三萜類等。5%香附浸膏對實驗動物離體子宮均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其收縮力和張力。其揮發油有輕度雌激素樣作用。其水煎劑有降低腸管緊張性和拮抗乙醯膽鹼的作用。香附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總生物鹼、甙類、黃酮類及酚類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強心及降低血壓的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