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 神農本草經 | 歷代本草匯解 | 本草備要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
【品種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或雲南獨蒜蘭的乾燥假鱗莖。前者習稱"毛慈菇",後二者習稱"冰球子"。夏、秋二季採挖,除去地上部分,分開大小,置沸水鍋中蒸煮至透心,乾燥。 【性味歸經】 甘、微辛,寒,有小毒。歸肝、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主治】 - 用於癰疽發背,疔瘡惡腫,瘰癧痰核。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熱,故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效。常與雄黃、硃砂、麝香等解毒療瘡藥合用,如紫金錠,內服外用均可。
- 用於癥瘕痞塊。本品有解毒散結消腫之功,近年來廣泛用於癥瘕痞塊和多種腫瘤。如以本品配庶蟲、穿山甲、螻蛄製成復方用於治療肝硬化,對軟化肝脾,恢復肝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配蚤休、丹參、焦枝子、浙貝母、柴胡、夏枯草製成復方,對甲狀腺瘤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文獻別錄】 - 《本草拾遺》:"療癰腫瘡痿,瘰?結核等,醋磨敷之,除皮蠅。
- 《本草綱目》:"主療腫,攻毒破皮,解諸毒,蛇蟲狂狗傷。"
【用法用量】 3∼6克。煎服,入丸散劑減半。外用適量。 【注意禁忌】 正虛體弱者慎用。 【現代藥理】 山慈菇杜鵑蘭根莖含粘液質及葡萄糖配甘露醇聚糖,光慈菇老鴉瓣及麗江山慈菇均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光慈菇質、麗江山慈菇所含秋水仙鹼及其加入氨水後的合成物秋水仙鹼胺,均有與長春鹼相似的抗腫瘤作用。秋水仙鹼還有鎮靜催眠協同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止咳、平喘及止痛作用。麗江山慈菇、光慈菇毒性較強,過量可引起中毒(麗江者每次0.6∼0.9g),大量久服可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多發性神經炎、白細胞減少等。百合科植物老鴉瓣的鱗莖亦作山慈菇用。又百合科植物麗江山慈菇的鱗莖,在雲南地區作山慈菇用。此二種藥材均稱光慈菇。光慈菇因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是抗癌有效物質,故近年廣泛用治多種癌症。但毒性較強,治療量與中毒量比較接近,有待改進。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