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薔微科灌木植物玫瑰的花蕾。主產於中國的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四川等地。春末夏初花將開放時分批採收,除去花柄及蒂,及時低溫乾燥。生用。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甘、微苦,溫。歸肝、脾經。
bubble_chart 功效
行氣解鬱,活血止痛。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於肝胃氣痛症。玫瑰花芳香疏泄,有疏肝解鬱,醒脾和胃,行氣止痛之功。用治肝鬱犯胃之胸脅脘腹脹痛、嘔惡食少,可與香附、佛手、砂仁等同用。
- 用於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跌打傷痛。玫瑰花能行氣解鬱以調經,活血散瘀以止痛。治肝氣鬱滯之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可與當歸、川芎、白芍等同用。治跌打傷痛,多與赤芍、桃仁、花紅等同用。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藥性考》:"行血破積,損傷瘀痛。"
- 《本草綱目拾遺》:"和血行血,理氣,治風噤,乳癰,腫毒初起,肝胃氣滯。"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3~6克。煎服。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玫瑰花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香茅醇、牡牛兒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此外,尚含懈皮甙、苦味質、鞣質、脂肪油、有機酸等。玫瑰油對動物有促進膽汁分秘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