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半夏
類別化痰
【品種來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塊莖。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主產於四川、湖北、江蘇、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挖,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為生半復,一般用薑汁、明礬製過入藥。

【性味歸經】

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效】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

【主治】

  1. 用於濕痰,寒痰證。本品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尤善治臟腑之濕痰。治痰濕阻肺之咳嗽氣逆,痰多質稠者,常配橘皮同用,如二陳湯;治濕痰眩暈,則配天麻白朮以化痰息風,加半夏白朮天麻湯。近年來臨床以半夏為主的化痰通竅湯(半夏、白朮、生南星、澤瀉、菖蒲、桂枝菊花)治耳源性眩暈有效。治濕痰內盛,胃氣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2. 用於胃氣上逆嘔吐。半夏為止嘔要藥。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用之,對痰飲或胃寒嘔吐尤宜。常配生薑同用,如小半夏湯;若胃熱嘔吐,則配黃連;胃陰虛嘔吐,則配石、麥冬;胃氣虛嘔吐,則配人參、白蜜,如大半夏湯。至於妊娠嘔吐,雖有妊娠禁忌之說,但歷代也有配扶正安胎之品而用之者。近代有以本品製成注射液肌注,治各種嘔吐者。
  3. 用於心下痞,結胸,梅核氣等。半夏辛開散結,化痰消痞。治心下痞滿,濕熱阻滯者,配乾薑黃連黃芩,以苦辛通降,開痞散結,如半夏瀉心湯;治痰熱結胸,配瓜蔞黃連,如小陷胸湯;治梅核氣,氣鬱痰凝者,配紫蘇,厚補、茯苓等,以行氣解鬱,化痰散結,如半夏厚朴湯
  4. 用於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等。本品內服能消痰散結,外用能消腫止痛。治癭瘤痰核,配昆布海藻貝母等;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毒蛇咬傷,以生品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5. 現代臨床還以本品生用研末局部外用治子宮頸糜爛有效,若以其氯仿提取物用之則更佳;又有以本品與天南星等量生用研末為丸服治冠心病,對緩解心絞痛,改善心電圖均有一定療效;以本品配菖蒲研末吹鼻取噴治室上性心動過速者;以及以生半夏配其他藥物治腫瘤等。

【文獻別錄】

  1. 《別錄》:「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
  2. 《醫學啟源》:「治寒痰及形寒飲冷傷肺而咳,大和胃氣,除胃寒,進飲食。治太陰痰厥頭痛,非此不能除。」
  3. 《主治秘要》云:「燥胃濕,化痰,益脾胃氣,消腫散結,除胸中痰涎。」

【用法用量】

煎服,3~10g,一般宜製過用,製半夏有薑半夏、法半夏等,薑半夏長於降逆止嘔;法半夏長於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麴則有化痰消食之功。至於竹瀝半夏,藥性由溫變涼,能清化熱痰,主治熱痰、風痰之證。外用適量。

【注意禁忌】

反烏頭。其性溫燥,一般而言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應慎用。然經過配伍熱痰證亦可用之。

【現代藥理】

本品含-谷甾醇及葡萄糖甙,多種氨基酸和揮發油,皂甙,辛辣性醇類,膽鹼,左旋麻黃鹼等生物鹼及少量脂肪、澱粉等。

  • 其對咳嗽中樞有鎮靜作用,可解除支氣管痙攣,并使支氣管分泌減少而有鎮咳祛痰作用;
  • 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
  • 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顯著的解毒作用;
  • 半夏對小鼠有明顯的抗早孕作用,煎劑可降低兔眼內壓。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