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生地黃經加黃酒拌蒸至內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而成。切厚片用。 【性味歸經】 甘,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 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主治】 - 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症。為補血要藥。常與當歸、白芍同用,并隨證配伍相應的藥物。
- 用於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為滋陰主藥。常與山萸肉、山藥等同用,如六味地黃丸。
- 用於肝腎精血虧虛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鬚髮早白等。能補精益髓。常與制何首烏、枸杞子、菟絲子等補精血、烏鬚髮藥同用。
【文獻別錄】 - 《珍珠囊》:「主補血氣,滋腎水,益真陰。」
- 《本草綱目》:「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鬚髮。」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現代藥理】 本品合梓醇、地黃素、甘露醇、維生素A類物質、糖類及氨基酸等。熟地黃有強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用白細胞,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