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共为散,每服18克(6钱),鲜苇根汤煎服;病重者约2时1服,日3服,夜1服;轻者3时1服,日2服,夜1服;或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剂。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之表热证。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咳嗽咽痛、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義】
本方适用于外感风热,为辛凉解表之代表方剂之一。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且清中有透,具辛凉透表之效;配伍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咽喉;淡豆豉、荆芥疏风透表,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且与清热诸药同用,可加强辛凉透表之力;佐以淡竹叶清上焦之热,增强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之功;桔梗宣肺利咽,与甘草合用又有化痰止咳之效;芦根清热生津止渴;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春、夏二季使用,疗效较佳。
【辨證要點】
- 发热。
- 口渴。
- 咽痛。
- 咳嗽。
- 脉浮数。
【加減】
- 热甚咽喉肿痛:加板蓝根、黄芩、石膏、穿心莲。
- 表证明显:加蝉衣、僵蚕、葱白。
- 心烦里热甚:加栀子、知母、黄芩。
- 渴甚:加天花粉、石膏。
- 咳嗽甚:加杏仁、款冬花。
- 胸闷、纳差:加藿香、郁金。
- 肺气不宣咳嗽:合麻杏甘石汤。
【現代應用】
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腺炎、麻疹、药物性皮炎、肠病毒、荨麻疹、湿疹、耳下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