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为钳蠍科动物东亚钳竭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如单用尾,名蠍尾。主产于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地。野生蠍春末至秋初均可捕捉,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为“春蠍”,此时未贪泥土,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多,称为“伏蠍”,品质较次。饲养蠍一般在秋季,隔年收捕一次。捕得后,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性味歸經】
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
- 用于痉挛抽搐。本品主入肝经,既平息肝风,又搜风寻络,兼具息风止痉及搜风止痉之效,有良好的止痉抽作用。故可用治各种原因之痉挛抽搐,常与娱蚣同用,研细末服。如用治小儿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常与羚羊角、钩藤、天麻等清热、息风药物配伍;用治小儿慢惊风抽搐,常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益气健脾、息风止痉药物配伍;用治痰迷癫痫抽搐,可与郁金、白矾等份,研细末服;用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蜈蚣,天南星、蝉蜕等配伍,如五虎追风散,或与蜈蚣,钩藤、朱砂等配伍亦效,如摄风散;用治风中经络,口眼㖞斜,可与白僵蚕、白附子同用,如牵正散。
- 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味辛、有毒,故有散结、攻毒之功。如《澹寮方》用全蠍、栀子各7个,麻油煎黑去渣,入黄缮为膏外敷,治疗诸疮肿毒;《医学衷中参西录》以本品10枚,焙焦,分二次,黄酒下,消颌下肿硬。近年报导用全蠍,蜈蚣、地龙、蟅虫各等分,共研细末或水泛为丸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等病有效。
- 用于风湿顽痹。全蠍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可与川乌、白花蛇、没药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同用。
- 用于顽固性偏正头痛。本品具有搜风通络止痛之效,常与蜈蚣、白僵蚕、白附子、川芎等同用,或单用研末吞服奏效。
【文獻別錄】
- 《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服呙斜,语涩,手足抽掣。”
- 《本草从新》:“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呙斜…厥阴风木之病。”
- 《玉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用法用量】
煎服,2~5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注意禁忌】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現代藥理】
本品含蠍毒,一种类似蛇毒神经毒的蛋白质。并含三甲胺、甜菜碱、牛黄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小鼠口服全蠍,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及烟碱引起的惊厥均有对抗作用。灌胃、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全蠍浸剂及煎剂均有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对清醒动物有明显镇静作用。蠍毒(Buthotoxin) 主要危害是使呼吸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