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所用的草乌均为野生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大陆北部地区主要取自毛茛科植物北乌头,南部地区则主要取自乌头的块根。
历代所称的草乌,主要系乌头的野生品,根据其产地主要系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野生种,李时珍所称生江北的淮乌头;此外还包括北乌头 (A. kusnezoffii Reichb.)。
【性狀】
块根圆锥形,长约1.5~5cm,直径1.5~3.5cm。表面灰棕色,有微细纵皱纹,上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多个瘤状隆起的支根,俗称“钉角”,侧面留有自母根摘离的痕,质坚实,断面灰白色,粉性,横切面可见5~7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形成层环纹。味辛辣,麻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4~5cm,宽1~3.5cm,厚约3~5mm,外皮黑褐色或灰褐色,切面棕黄色,半透明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气微,味淡。
性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肢体关节冷痛或麻木瘫痪、心腹冷痛。外治痈疽疥癣。
炮制品1.4~4.5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或煎水洗。生品内服宜慎,一般炮制后用。
孕妇忌服。反半夏、栝蒌、白蔹、白及、川贝母、浙贝母;畏犀角。
【現代藥理】生品含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和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另含具有强心作用的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和有升压作用的仙影掌碱(coryneine chloride)、去甲猪毛菜乌药碱(salsolin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