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獨活
【品種來源】

本品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齒毛當歸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biserrata Shanet Yuan) 的根。主產於四川、湖北、安徽等地。秋末或春初採挖。曬乾。切片生用。

羌活、獨活,古時不分。《本經》謂獨活一名羌活,所以《本經》、《別錄》止有獨活而無羌活。自陶弘景始言「羌活形細而多節…氣息極猛烈…獨活色微白而形虛…」後世漸分用。二者功效相似,然羌活氣濃烈,偏於發汗解表而走上;獨活則氣較淡,偏於祛風濕而走下。

【性味歸經】

辛、苦,微溫。歸肝、膀胱經。

【功效】

祛風濕,止痹痛,解表。

【主治】

  1. 用於風寒濕痹痛。以其祛風除濕、散寒通痹,凡風寒濕痹皆可用。取其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關節疼痛屬下部寒濕重者為宜。治行痹,常與附子烏頭防風等同用,如《千金方》獨活酒;若腎氣虛弱,當風受冷所致偏枯冷痹緩弱疼痛等,多與桑寄生杜仲防風等同用,如《千金方》獨活寄生湯
  2. 用於外感風寒挾濕表證。以其發汗解表、散風祛濕,多與羌活防風荊芥等配用,如荊防敗毒散

【文獻別錄】

  1. 《別錄》:「治諸風,百節痛風無(問)久新者。」
  2. 《湯液本草》:「獨活,治足少陰伏風而不治太陽,故兩足寒濕,渾不能動止,非此不能治。」
  3. 《本草求莫》:「獨活,辛苦微溫,比之羌活,其性稍緩,凡因風乾足少陰腎經,伏而不出,發為頭痛,則能善搜而治矣,以故兩足濕痹,不能動履,非此莫痊,風毒齒痛,頭眩目暈,非此莫攻,因其所勝而為制也。且有風自必有濕,故羌則療水濕游風,而獨則療水濕伏風也。」

【用法用量】

煎服,5~15g。

【現代藥理】

獨活含揮發油、當歸醇、當歸素、佛手柑內酯等。本品有抗關節炎、鎮痛、鎮靜及催眠作用,並能直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同時有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

含呋喃香豆精類化物:

  1. 抗胃潰瘍。
  2. 光敏感:日光照處皮膚紅腫、色素增加、增厚。可治白癜風。光照殺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
  3. 久用易引起肝損,如肝膿腫、壞死、脂肪性病變,或腎臟嚴重充血、血尿。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