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
【類別】奇穴。 【釋名】 本穴位於臍中上下左右各一寸,四邊各有一穴,故名臍中四邊。 【位置】 位於腹中部,在臍中(神闕)及臍中上下左右各相去一寸,共計五處,仰臥取之。
【解剖】 臍中上下為腹白線,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九、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左右兩側為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動、靜脈的肌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 【操作】 直刺0.3∼0.8寸,神闕不刺;灸三至七壯。 【功效】 腸鳴泄瀉、臍腹痛、水腫、小兒驚癇、角弓反張。 【配穴】 - 小兒暴癇:中脘、臍中四邊。
- 小兒泄瀉:主穴:臍中四邊;配穴:濕邪偏盛加脾俞、陰陵泉;脾虛不固加命、脾俞;風熱偏盛加合谷、大腸俞;暑熱偏盛加外關、內庭、合谷。
【附註】 備急千金要方有位無名,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定名臍中四邊。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