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方名益氣活血降濁湯
【製法用量】

黨參30克
黃耆30克
地龍15克
莪朮15克
茯苓15克
川芎15克
熟大黃6~9克
黃柏15克
杜仲15克

每劑方藥加水浸泡20分鐘,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煎取兩次取汁400~500毫升,早、中、晚飯後各服一次,日一劑。

【功效】

健脾補腎,活血通絡,排毒降濁。

【主治】

慢性腎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氣短,伴或不伴水腫。

【方義】

慢性腎衰是指腎臟進行性纖維化、腎單位進行性損毀,腎臟的排泄功能、內分泌功能進行性降低,並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癥群。常見症狀有:頭昏乏力、全身痠痛、浮腫、胸悶、心悸、氣短、噁心嘔吐、納差、眠差、皮膚瘙癢等。此病類似於關格、癃閉、水腫、溺毒、腎勞等。

慢性腎衰是由於各種慢性腎病遷延不愈所致,既有氣血陰陽不足,又有濕濁瘀血內蘊。病位在脾腎,常及心、肝、肺、胃等,脾腎虛衰,濁毒瀦留為關鍵。脾腎為先後天之本,腎失氣化溫煦,脾失建運,則水穀生化乏源,濁毒內蘊,見乏力肢軟、噁心嘔吐、納眠差;濕濁外犯肌膚見水腫;上擾清竅有頭昏;凌於心肺見胸悶心悸氣短;久病入絡,加之氣機疏洩不暢,水濕濁毒內阻,加重血行不暢有血瘀。故治以健脾補腎、活血通絡、排毒降濁。方中以黃耆黨參為君藥,補中益氣;茯苓健脾滲濕;生地丹皮清熱涼血、滋陰;白花蛇舌草黃柏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川芎地龍莪朮活血行氣散結、祛風止痛,共助君藥益氣活血排濁;以杜仲補腎壯筋骨;佐以大黃瀉下攻積、解毒逐瘀。諸藥合用,可以緩解乏力、痠痛、浮腫等症。

【加減】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