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津液虧損
【概念】

津液虧損證是指人體賴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各種水液(又稱「津液」),如汗液、唾液、胃液、腸液、尿液等不足,造成局部或全身出現以乾燥、津少為主要特徵的一系列症狀的總稱。在外感或內傷疾病中,均可因燥熱傷津,過汗,吐瀉及誤治而致本證。

本證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口乾咽燥,鼻唇燥裂,乾咳失音,皮膚枯燥,目澀少淚,小便短少,腸枯便艱,舌紅苔少或剝,舌上少津,脈細澀等症。

本證常見於外感熱病中的「陽明病」、「風溫」、「秋燥」,內傷雜病中的「肺痿」、「便秘」、「暴瀉」、「消渴」、「噎膈」等病變中。

津液虧損證應與「陰虛證」、「血虛證」作鑒別。

【鑑別處理】

本證可從外感及內傷二個方面來闡述其臨床上的各種表現。在外感熱病辨證中,前人有「傷寒傷陽,溫病傷陰」之說,認為傷寒因寒邪侵襄,陽氣遏鬱而受損,治當溫散寒邪。其實傷寒亦會耗傷津液,因為寒邪羈留,會熱化傷津,溫散發汗太過,亦會耗損津液。

  1. 如《傷寒論》181條曰:「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農,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說明傷寒若熱化及誤治,亦會使病邪入裏,出現傷津液的轉歸和病證。並首先提出了大熱,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的陽明經證,治宜清裏泄熱,生津止渴,方選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傷寒論》);
  2. 若陽明熱結,大腸液耗,症見潮熱譫語,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汗多,腹滿痛,大便硬,脈沉實有力,苔焦黃的腑實證,治宜蕩滌腑熱,急下存陰,方選大承氣湯(《傷寒論》);若陽明熱結,津液枯槁,大便雖硬而不耐峻玫者,治宜滋潤通導,方選蜜煎導方(《傷寒論》);
  3. 若傷寒邪去,元氣受損,津液不足,尚有餘熱,出現煩渴欲吐者,治宜益氣津,清煩熱,方選竹葉石膏湯(《傷寒論》)。
仲景還提出了「咽喉乾燥」、「淋家」、「瘡家」、「衄家」、「亡血家」、「汗家」不可發汗的警告,惟恐重傷津液而導致本證。溫病學家以保護陰津為第一要義,其辨證論治的方法,宗仲景而有所發展。

當然,溫邪侵犯人體,易於耗傷津液,故在溫病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時時要顧及津液,所謂「存得一分津液,就有一分生機」。以吳鞠通《溫病條辨》三焦辨證為例,病在上焦者,症見發熱,頭痛,惡風,口渴,咳而脈浮數等。

  1. 若其人素體陰虛,口渴甚者,此當在辛涼解表的同時護其津液,參以甘寒救液法,方用雪梨漿沃之,或五汁飲(《溫病條辨》),或用加減葳蕤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2. 若溫邪犯肺,熱邪灼津,或秋操傷手太陰氣分,症見發熱,鼻乾咽燥,咳嗆而口渴,治宜辛涼解表,潤肺止咳,方選桑杏湯(《溫病條辨》)加減;
  3. 若燥邪甚而肺津傷,症見發熱,乾咳無痰,氣逆咳喘,口鼻乾燥,咽乾口渴,治宜清燥潤肺,方選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加減;
  4. 若燥熱戀肺,肺胃津傷,症見發熱,口渴咽乾,乾咳少痰,舌紅少苔,治宜清潤肺胃,方選沙參麥多湯(《溫病條辨》)加減。
  5. 病在中焦者,症見發熱甚,或但熱不寒,汗出,口渴,面目俱赤,小便黃赤,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苔黃或焦黃。脈洪數或沉實有力,治宜軟堅攻下泄熱,方用調胃承氣湯(《傷寒論》)。但溫熱之邪,客於陽明,耗竭胃汁,腸液不潤,其辨證施治,類同傷寒陽明病。
  6. 在下法應用上,提出若其人素體津液不足,服承氣而不下者,此胃腸津液涸枯,無水行舟,創滋水行舟法,方用增液湯(《溫病條辨》)。吳氏在增液方論說:「本論於陽明下證,峙立三法:熱結液乾之大實證,則用大承氣;偏於熱結而不乾者,旁流是也,則用調胃承氣,偏於液乾多而熱結少者,則用增液,所以回護其虛,務存津液之心法也。」
  7. 病在下焦者,症見發熱,神昏譫語,口鼻出血,舌乾而強,咽燥,耳聾,斑疹,舌紅絳,苔光剝,由於溫邪久羈,熱迫營血,津液內耗,治宜清營涼血而護津液,方選清營湯(《溫病條辨》),或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加減;
  8. 若熱邪內擾少陰,津液大虧,症見口乾舌燥,耳聾齒黑,心悸欲眠,舌紅,脈虛大,治宜滋液潤燥,清熱生津,方選加減復脈湯(《溫病條辨》)。吳氏亦提出了溫病熱退後,若見不思飲食,肌膚枯燥,微燥咳等症狀,調養之法,仍應護養津液,方選五汁飲合益胃湯(《溫病條辨》)加減。

在內傷雜病中,由於導致本證的病邪及病變臟腑不同,其臨床表現亦各異。

  1. 如津液虧損可見於「肺痿」者,多為久咳不癒,邪熱蘊肺,肺津大傷,症見咳吐濁涎,氣短喘促,口乾咽燥,皮毛乾枯,舌紅而乾,脈虛數,治宜清熱潤燥,養肺生津,方選麥門多湯(《金匱要略》),或常服瓊玉膏(《洪氏集驗方》)。
  2. 又如本證可見於「便秘」者,多為素體陰虛,腸胃積熱,腸道津液枯燥所致,症見大便乾結,口乾津少,腹脹滿,苔黃燥,脈細數,治宜清熱潤腸,方選麻子仁丸(《傷寒論》)加減。
  3. 又如「暴瀉」而致本證者,多因飲食不節,暑邪疫毒內傷脾胃,中焦清瀾相混,吐瀉驟作而津液大傷,症見瀉下如米泔汁,臭穢難聞,嘔吐口渴,發熱腹痛,目陷神萎,轉筋拘攣,苔黃膩,脈虛數,治宜清熱化濕,辟穢泄濁,方選燃照湯(《霍亂論》)、或蠶矢湯(《霍亂論》)加減。
  4. 又如本證見於「消渴」者,多因素體陰虛,飲食不節,房勞過度,燥熱傷津所致。若燥熱犯肺,發為上消,症以多飲為主,口乾舌燥,兼見善食,尿頻,治宜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方選消渴方(《丹溪心法》)加減;
  5. 若燥熱傷胃,發為中消,症以多食為主,形瘦善飢,兼見多飲,尿頻,治宜清胃火而滋津液,方選玉女煎(《景岳全書》)加減;
  6. 若燥熱傷腎,發為下消,症以多尿為主,尿混如膏,兼見口渴,多食,治宜滋養腎水,方選六味地黃湯(《小兒藥證直訣》)加減。
  7. 又如本證在「噎膈」病中,多因脾胃受損,痰食互結,更兼情緒抑鬱,氣滯瘀阻,病邪壅塞瘀結,化熱傷津,食管矢於濡潤,症見吞咽梗塞而痛,食難下而嘔吐,雖飢餓而畏食,口乾,形瘦,心煩,舌紅,苔剝,舌體裂紋多,脈弦細而虛數,治宜滋液潤燥,佐以和胃消結,方選五汁安中飲(《中醫內科學》)加減。

津液虧損證多見於燥熱內積及陰津不足之人,因燥邪易於熱化而見傷津,熱邪灼津燥化而見乾渴。本證可因不同季節、時間、年齡、性別、習慣的不同,其臨床表現亦各異。如秋令氣候乾燥,常有口唇乾裂,鼻燥口乾,皮膚不澤的表現;暑季炎熱,熱邪迫汗外出,常有汗多,口渴引飲的表現。又如西北乾寒之地,因乾燥乏水而津少,又因抗寒禦冷而肉食燴炙,故過食燴炙厚味,辛辣酒醇者,易於熱積而傷津。素體陰虛者,因陰虛而生內熱,熱耗津液,會出現口乾,咽痛,頭暈眼花,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等特點。本證見於小兒者,多為父母先天精血不足,腎元虧損所致,常見汗出,便艱,小便量多而渴飲不止的「尿崩症」等。本證見於婦人者,多因經、產後血去過多而傷津液,常見頭暈目眩,口渴,汗多,大便難,痙厥等症。由於過分發汗、吐,下、利小便而致津液虧損者,亦不少見,醫者不可不慎。

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與肺、脾,腎、三焦等臟腑關係密切,故該臟腑功能衰退,皆會導致津液虧損。如肺失宣肅,會導致氣不化津,出現乾咳喘促,皮膚乾燥,小便短少等病症;脾失健運,會導致津液無以生化和布輸,出現脘腹滿痛,口渴舌燥,四肢痿軟,大便艱難等病症;腎元不足,無以溫煦肺脾,蒸騰津液,會導致氣化不利,出現眩暈,咽乾,腰膝痠軟,心悸,小便短少等病症;三焦決瀆失司,會導致津液氣血的通路受阻,敷布排泄不利,出現口乾,汗出,小溲短少等病症。總之,「氣不化津」、「氣不布津」是造成本證的又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於血為津液所化,《靈樞‧癱疽篇》曰:「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津化血,血行於脈而營養機體,故有「津血同源」之說。津液虧損會造成血虛而枯,出現頭暈眼花,耳鳴,JL,悸等症。相反,血虛或失血亦會造成津液不足,出現口乾,舌燥,皮膚枯燥,目澀,大便秘結等症,所以二者有互為因果的關係。本證在臨床病變過程中,每因痰、鬱、食、瘀之邪,留滯不去,化熱生火而耗傷津液。如痰火傷肺灼津而見乾咳痰少且稠;肝氣鬱滯化火而見口乾且苦;食積胃腸,化熱傷津,以致腸液乾枯而見口渴,便秘;瘀熱內阻耗津而見口乾欲漱。因此 "在辨析中要重視兼夾病邪的特點。本證進一步發展,還會出現「陰虛火旺」、「津虧血少」、「血虛生風」、「亡津脫腋」等病變。

【類證鑑別】

  1. 陰虛證與津液虧損證:陰虛證是指臟腑的形質精微受損而出現的一種病理反映,其主要表現為陰虛火旺,症見低熱,午後發熱,兩顴潮紅,耳鳴眩暈,咽痛,五心煩熱,盜汗,口乾,舌紅,苔少或剝,脈細數;而津液虧損證是指體液因燥熱而耗損,其臨床表現為乾燥津少。二者同樣可見發熱口乾,然前者是陰虛生內熱,其「熱」為虛熱,故有低熱,午後發熱,口乾,五心煩熱的特點;而津液虧損證的「熱」為邪熱,故發熱較盛,口渴引飲亦較明顯。陰虛證之虛熱,非苦寒直折能清,惟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而津液虧損證之邪熱,可涵過清泄之法,使熱去而津閭。故津液虧損證可見於疾病的早期,而陰虛證多見於疾病的中、後期。然津液虧損證久治不癒,津虧液耗,損及臟腑的陰液,可發展為陰虛證。
  2. 血虛證與津液虧損證:二者均為體液虧損證。血虛證主要是指血液濡養臟腑、充盈血脈、柔潤筋髓的功能不足,使心肝脾三臟調節、統攝血液的作用減弱,出現頭暈眼花,面色無華,口唇淡白,心悸怔忡,爪甲淡薄,耳鳴氣促,月經色淡而稀,或出血,舌淡,脈細,甚則血虛動風,還會出現瘛瘲,痙厥等症。而津液虧損證是泛指全身水液不足,其臨床主要特點為乾燥,津少,與血虛證的上述見症不難鑒別。再則,血虛證主要是與心不主血,肝不藏血,脾不統血的病機有關,而津液虧損證是與肺脾腎三焦的津液氣血功能失常有關。故當以此為辨。

【文獻別錄】

  1. 《靈樞‧決氣篇》:「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2. 《靈樞‧五癃津液別篇》:「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并,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
  3. 《諸病源候論‧消渴病諸候》:「五臟六腑,皆有津液。」
  4. 《傷寒論》:「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5. 《諸病源候論‧婦人產後諸候下》:「亦有小腸本夾於熱,因產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胞內熱結,則小便不通也。然胞轉則小腹脹滿,氣急絞痛。若虛熱津液竭燥者,則不甚脹急,但不通。津液生,氣和,則小便也。」
  6. 《丹溪心法‧消渴》:「酒麵無節,酷嗜炙煿…於是炎火上熏,臟腑生熱,燥熱熾盛,津液乾焦,渴飲水聚而不能自禁。」《景岳全書‧三消乾渴》:「上消者,渴證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陽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謂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飢,不為肌肉,而日加劊瘦,其病在脾胃,又誚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故又名腎消也。」
  7. 《醫門法律‧肺癱肺痿門》:「肺痿者,其積漸已非一日,其寒熱不止一端,總由胃中津液不輸於肺,肺失所養,轉枯轉燥,然後成之。」
(胡國慶)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