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胃熱
別名胃火、胃熱上蒸、胃熱熾盛、胃火熏蒸、胃熱熏蒸、胃火熾盛、胃火上蒸
【概念】

胃熱證又稱胃火證。係指因恣食辛辣、厚味,或五志過極,化火生熱,或外邪化熱,犯胃而致胃熱過盛,腐熟殺穀、胃氣熏蒸所出現的以消穀善飢,口渴口臭為主症的一系列症候。

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食善飢、渴喜冷飲、胃脘疼痛或有灼熱感、口穢便秘、牙齦腫痛,舌紅苔黃,脈象數而有力。

胃熱證常見於「胃脘痛」、「消渴」、「牙齦腫痛」、「嘔吐」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陽明經證」、「陽明腑實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熱與火均屬陽邪(陽盛則熱),僅略有程度之別,熱極為火,故皆具有火之特點:發病快、其性炎上、極易傷陰。胃為燥土,「喜潤惡燥」,足陽明胃經又為多氣多血之經,陽明受邪最易化熱,故胃熱證為臨床常見之裏熱證,但在不同疾病中臨床表現又各不同。

  1. 胃熱證在胃脘痛中,可見胃脘灼熱陣痛、痛勢急迫,伴有口渴喜冷飲、便秘溲赤。緣由熱邪傷胃,胃火偏盛,氣機不暢,邪熱煎灼津液,大腸失其濡潤所致。治宜清熱安胃,方用小陷胸湯(《傷寒論》)加減。
  2. 若消渴(中消)病中出現胃熱證,可見多食善飢、體重下降,伴有多飲、多尿、便乾、周身乏力等症,多由長期恣食肥甘,辛辣,脾胃受損,運化失職,釀成內熱,熱積中焦,胃火亢盛,故有善消穀、腐熟快等臨床表現,火熱又可耗傷津血,肌肉無以充養,則見日益消瘦,治宜清胃瀉火、養陰生津,方用玉女煎(《景岳全書》)、消渴方(《丹溪心法》)化裁。若牙齦腫痛中見胃熱證,臨床可見牙齦腫痛,甚則糜爛、口臭,由胃火循陽明經上炎、熏灼腐蝕所致,治宜清熱瀉火,方用清胃散(《蘭室秘藏》)。
  3. 如嘔吐病中所見胃熱證,其臨床可見發病暴急、食入即吐、量多、味臭,兼見便乾溲赤,由胃火亢盛,胃失和降,胃氣隨火上逆所致,治宜瀉火降逆止吐,方用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去人參加代赭石。
本證多見於過食辛辣及高梁厚味之人。嗜酒吸煙者亦每增胃熱,故飲食清淡,戒煙酒者,可減輕胃熱。

本證由於胃熱過盛、火熱灼津,繼可出現津液不足之兼證,即虛實夾雜(實中有虛);病久不癒,胃熱傷津,轉變為胃陰虛證,表現為陰虛火旺,故知實火與虛火互為因果。

【類證鑑別】

  1. 陽明經證與胃熱證:陽明經證之成因則多由表邪入裏化熱,致使熱傷陽明經脈,臨床主症以身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為特點,無消穀善飢;胃熱證之熱邪多由內生,無身熱汗出而有消穀善飢口渴口臭等。胃熱證只是單純胃熱,而陽明經證則是無形火熱之邪彌漫、蒸騰,據此可以鑒別。
  2. 陽明腑實證與胃熱證:陽明腑實證由外邪傳變而來,外邪化熱入裏,胃腸熱結,火邪與腸中糟粕搏結,臨床表現火熱之象較胃熱證更劇,腹滿拒按、煩躁譫語、日晡潮熱、大便秘結難下為其特點。其大便齦難不下,亦不同於一般胃熱證之便乾,而是裏熱火邪與燥屎相結,致使腑氣不適,故同時伴見腹滿拒按;譫語煩躁,其係火熱熾盛,挾穢濁之氣上攻,擾亂心神所致;日晡之時,正值陽明經氣旺盛,故熱勢隨之上升。二者與當以此為鑒別。
  3. 胃陰虛證與胃熱證:(見胃陰虛證)

【文獻別錄】

  1. 《靈樞‧大惑論》:「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穀消故善飢。」
  2. 《筆花醫鏡》:「胃之熱,唇舌紅口臭,脈右關必洪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