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脾氣下陷
別名中氣下陷、脾虛氣陷
【概念】

脾居中焦,脾氣又稱中氣。脾氣下陷證又稱氣虛下陷證、中氣下陷證。脾氣主升,若脾氣虛虧不能升散,甚至陷而不舉,造成臟氣下陷而出現久泄、崩漏、臟器下垂等症狀,即為脾氣下陷證。常因勞傷過度,或婦女孕產過多,產後失於調護等原因損傷脾氣所造成。

臨床主要表現為消瘦、面白、短氣、語聲低怯、倦怠乏力、頭暈目眩,或自汗。少食、腹脹、便溏、久泄、久痢、脫肛,崩漏、子宮脫垂,自感臍腹以下重墜等。舌淡或有齒痕,脈細弱無力。

脾氣下陷證常見於 「久泄」 、 「久痢」 、 「崩漏」 、 「脫肛」 、 「子宮脫垂」 等疾病中。

脾氣下陷證應與 「脾氣虛證」 、 「脾不統血證」 或 「脾腎陽虛證」 相鑒別。

【鑑別處理】

脾氣下陷證不論出現在何種疾病中,或泄瀉、成痢疾、或崩漏、或脫肛、或子宮脫垂等疾病,其臨床表現均可見兩組症狀:一是脾氣不足的見症,脾氣不足則健運失職,中焦化源不足,氣血更趨衰少,故見食少、消瘦、短氣、倦怠、聲低、面白、頭暈等;一是中氣陷而不舉的見症,出現脘腹墜脹,或久泄、久痢、崩漏、脫肛、子宮脫垂以及內臟下垂等,治療宜健脾益氣,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升陷湯(《醫學衷中參西錄》)、舉元煎(《景岳全書》)。

【類證鑑別】

  1. 脾氣虛證與脾虛下陷證:脾氣虛則運化、輸布功能減弱,出現食少、脘脹、便溏、倦怠、面白、消瘦等症狀;而中氣下陷證除了具有脾氣不足的見症之外,當有中氣陷不舉的症狀。脾氣虛僅 「虛而清陽不升」 ,但脾虛下陷證卻 「為清陽下陷」 不舉(《古今名醫方論》)。前者輕而後者較重。故二者病情輕重程度不同,病機也不同。
  2. 脾腎陽虛證與脾虛下陷證:脾虛下陷證的關鍵在於中焦清陽陷而不舉,見久泄、久痢、崩漏及內臟下垂諸症;脾腎陽虛證雖也有下利泄瀉或下利清穀、五更泄瀉,甚至久瀉不止,但此乃中下二焦陽虛所致,關鍵在於下焦命門火衰。所以必有陽虛不足的見症,如畏寒、肢冷、腰膝或少腹冷痛、小便不利、甚則水腫,舌淡胖有齒痕,脈沉。可資鑒別。
  3. 脾不統血證與脾虛下陷證:因中氣下陷而氣不攝血造成的崩漏、便血即是脾不統血證。此外,尚有因氣不攝血所造成的皮下出血、齒齦滲血等出血症狀。臨床亦稱脾不統血證。還有,因脾陽不足,中焦虛寒,脾不攝血所形成的便血,其血色紫暗甚或便如黑漆,必兼見畏冷肢涼、面白不華、神疲氣少、唇舌淡白、脈細弱等脾陽不足的症狀,且病程多半較長。

【文獻別錄】

  1. 《慎齋遺書.內傷》: 「中氣虛也。中氣者,當臍中空處兩腎中間也。脾氣在中氣之內,與中氣相為依倚,非即中氣也。中氣以空為貴,其所以能空者,由脾能運轉,陽氣上升而後中能空也。若脾氣下陷,填塞其中,則臟腑之根蒂以傷,氣血往來之道路以窒,病自此起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