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舌苔黃
【概念】

舌上苔呈黃色,稱為「舌苔黃」,或稱「舌胎黃」,「黃胎」。

早在《內經》中已有「舌上黃」的記載。前人言舌診往往舌與苔混稱,所謂「舌上黃」、「舌見黃色」,實為苔的黃色,而非舌色。

臨證診察黃苔,應分清苔質的厚、薄、潤、燥、腐、膩等情況。還需辨別染苔和其它假象,如食蛋黃、柿子、橘子、有色糖果等食物,及服黃連粉、中藥煎劑,每使舌苔呈現黃色;季節氣候的影響,夏季舌苔可見薄而淡黃;素嗜飲酒的人苔多黃濁,吸煙多的人每見黃垢中微有黑暈,均應與病理黃苔相區分。夜間在燈光下診舌,易將黃苔看成白苔。

舌苔黃合併舌質變化的,不屬本症討論範圍。

【辨證分析】

  1. 陽明經熱︰舌苔黃,身大熱,但惡熱不惡寒,汗大出,面赤心煩,渴飲不止,脈洪大。為傷於寒邪,化熱入裡,或溫病邪熱入於氣分,致陽明胃熱熾盛,故舌苔黃。屬陽明經證,以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為辨症要點;治宜清熱生津,方用白虎湯
  2. 胃腸實熱︰舌苔深黃;厚而乾燥﹐甚或老黃焦裂起芒刺,面赤身熱,日晡潮熱,口渴,汗出連綿,大便秘結,或純利稀水,腹滿疼痛拒按,煩燥,譫語,甚則神志不清,或循衣摸床,脈沉有力,或滑實。乃因陽明在經之熱邪未解,傳入胃腑,與腸中燥屎相搏,結於胃腸,故見舌苔深黃,厚而乾燥,甚或老黃焦裂起芒刺。以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純利清水,所下惡臭,且感肛門灼熱,日晡潮熱,腹部脹滿,疼痛拒按,汗出多,時譫語,脈沉實等為辨症關鍵。治宜蕩滌燥結,方選承氣湯類。
  3. 脾胃濕熱壅滯︰舌苔黃而垢濁,舌質紅,身熱不揚,心煩﹐口渴不欲飲,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大便垢膩惡臭﹐脈滑數。證由感受濕邪,久鬱入裡化熱,或素嗜辛熱厚味之食,助濕積熱,或胃中有宿食積滯,濕熱穢濁之邪與胃中陳腐宿垢相結,上泛於舌,出現舌苔黃而垢濁。兼見胸悶脘痞,惡心嶇吐,身熱不揚,大便垢膩等濕濁內壅,脾胃升降失調之症。治宜清熱化濕辟濁消積,方選枳實導滯丸瀉心湯等。
胃熱熾盛與胃腸實熱舌苔黃二者均為邪熱內犯陽明胃、腸。《中醫舌診》云:「至於苔乾色黃,滿舌厚積,則為實熱裡證無疑。」

要之,黃苔為裡、實、熱證的表現,如《傷寒舌鑒》云:「黃胎者,裡證也。…陽明腑實,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胎。」上述三證,一為陽明氣分熱證,為無形之熱邪為患,其特點是舌苔黃而略乾;一為傳經之熱邪與胃腸有形實邪相結,成陽明腑實證,其特點是舌苔黃燥而乾,或焦黃起刺;一為熱毒濕濁壅滯脾胃,其特點是舌苔黃而垢濁,如「土鹼粉鋪在舌上,色黃暗而厚」(《中醫舌診》)。三者宜從舌苔變化及症候特點鑒別,不容混淆。

此外,《舌鑒辨正》說:「舌苔見於全舌,為臟腑俱熱,見於某經,即某經之熱,表裡證均如此辨,乃不易之理也。」說明舌見黃苔,不拘於陽明熱證為患,凡其他臟腑有熱者,亦可出現黃苔,如《傷寒本旨》說:「凡現黃苔浮薄色淡者,其熱在肺,尚未入胃。」臨床可根據黃苔之色澤,出現的部位,加以鑒別。如局限於舌邊黃者為肝膽熱甚;舌根黃者,下焦有熱;舌尖黃者,上焦有熱等等。

【文獻別錄】

  1. 《四診抉微.望診》:「慎菴曰,予閱歷嘗見有薑黃色舌胎及淡松花色胎,皆津潤而冷,是皆陽衰土敗之徵,必不可治,是又古人所末及言者,故補而錄之。」
  2. 《辨舌指南》:「如見舌苔白中帶黃,或微黃而薄,是邪初入陽明,猶帶表症,微寒惡寒,宜涼散之。如苔黃而燥,外症不惡寒,反惡熱,是傷寒外邪初入陽明之裡,或溫熱內邪欲出陽明之表,斯時胃家熱而末實,宜梔豉白虎湯之類,清之可也。」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