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噎膈
【概念】

噎膈是吞咽障礙的一種臨床症狀。分而言之,噎指吞咽食物時梗噎不順,膈乃膈阻不通,飲食不下。噎輕而膈重,噎是膈之始,偏為噎之漸。《千金衍義》曰:「噎之與膈,本同一氣,膈證之始,靡不由噎而成」。故可統稱噎膈而並論述。

本症在《內經》中稱「膈」、「咽噎」、「膈塞不通」。《諸病源候論》則有「氣噎」、「憂噎」、「勞噎」、「食噎」、「思噎」五噎之分。《肘後方》又有「憂膈」、「寒膈」、「熱膈」、「氣膈」、「恚膈」等五膈之別。

噎膈與反胃,雖均有嘔吐,但概念不同。噎膈病位在食道胸膈之間,胃口之上,食物未曾入胃,以食不下或食入即吐為主症。反胃病位在胃,食已入胃,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後即吐。所以趙獻可在《醫貫.噎膈論》中曰:「噎膈,反胃…各個不同,病源迥異,治宜區別,不可不辨也」。另外,梅核氣亦有咽中梗塞不順感,但無飲食不下之苦,與此證不難辨識。

【辨證分析】

  1. 痰氣互結︰吞咽梗塞,胸膈痞滿隱痛,大便艱難,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質紅,苔薄膩,脈弦。屬憂思傷脾,脾傷則氣結,氣結則濕聚,濕聚則痰生,痰氣交阻,胃氣不降,食道受阻,故飲食難下,致成噎膈。宜開鬱潤燥化痰,方用啟膈散加減。
  2. 瘀血︰食人復出,甚則水飲難下,胸膈疼痛,體質消瘦,肌膚甲錯,舌青紫,或帶瘀斑,脈細澀。為恚怒傷肝,肝氣鬱結,血隨氣滯,失於流暢,積瘀不化,阻塞食道,發為噎膈。宜養血活瘀開結,方用通幽湯加減。
  3. 氣虛陽微︰飲食不下,泛吐清涎,面色㿠白,虛浮,形寒氣短,脘腹脹滿,舌苔白潤,脈細弱。多出現於疾病的後期。若因痰阻與血瘀日久,脾腎兩虧,脾氣虛則難以運化,腎陽衰則難以溫化,氣虛陽微不能化津,故泛吐清涎,飲食難下形成噎膈。氣虛陽微者有陽虛寒象足徵,如形寒面白,泛吐清涎等。治宜溫補脾腎,降逆和胃,方用補氣健運湯。
  4. 陰津枯竭︰飲食不下,吞咽梗塞,形體消瘦,皮膚乾枯,心煩胃熱,大便乾結如羊矢,小溲短赤,舌紅少津,脈弦細而數,或由氣鬱化火,及久服辛辣燥熱之品,消爍胃陰,或酒色過度,耗傷精血。陽明燥土不獲濡潤,上則食道乾枯,飲食難下;下則大腸燥結,便如羊矢。陰津枯竭者則有陰虛熱象可稽,如皮膚乾枯,舌紅少津,脈細數等。治宜滋陰養血,潤燥生津,方用沙參麥冬湯或五汁安中飲加味。
噎膈一症,歷來被祝為危重病候。患病初期多屬實證,漸至由實轉虛,由輕轉重,實者氣鬱、痰凝、血瘀互為因果,結於食道;虛者不外乎氣虛、陰枯。尚有虛實交錯者,病情自更複雜,因此臨床治療,徒舉一法往往難以奏功。當權衡虛實程度辨證論治。另外,暢懷無憂亦是促進噎膈轉癒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時,還需忌房事,調飲食,才能更好的提高療效。

【文獻別錄】

  1. 《雜病廣要.膈噎》:「治療之法,調順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膈噎之疾,無由作矣"(《濟生方》)。
  2. "夫治此疾也,咽嗌閉塞,膈胸痞悶,似屬氣滯;然有服耗氣藥過多,中氣不運而致者,當補氣而自運。大便燥結如羊矢,似屬血熱;然服通利藥過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當補血潤血而自行。有因火逆衝上,食不得入,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當清痰泄熱,其火自降。有因脾胃陽火亦衰,其脈沉細而微者,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仍以益陰養胃為之主,非若《局方》之惟務燥烈也。若失不守戒忌厚味房勞之人,及年高無血者,皆不能療也"(《玉機微義》)。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