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過敏性鼻炎
別名變應性鼻炎
【概念】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傷風」、「鼻塞」、「鼻窒」等範疇。是由於感受外邪所致一肺開竅于鼻,而合皮毛,若腠理疏鬆,衛外不固,風寒之邪乘虛而入,侵犯肺衛,肺失清肅,必影響鼻竅的通暢,而見鼻塞、打噴嚏、流清涕;風熱之邪由口鼻而入,亦可內犯肺臟,外塞鼻竅,而見鼻塞、流涕黏稠;若邪毒羈留,或反覆侵犯肺衛,肺氣失宣,氣血壅滯于鼻竅,則可引起鼻腔氣道障礙;若肺氣素虛,正氣無力驅邪外出,則病邪潛伏于鼻,反覆易發,遷延難愈。

【現代研究】

過敏性鼻炎是種發生於鼻黏膜的過敏性疾病。臨床以打噴嚏、大量流清涕、鼻塞以及眼、鼻和咽喉搔癢為主要表現,常與過敏性鼻竇炎和過敏性臉結膜炎同時發病。根據發病特點,可分為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和常年性過敏性鼻炎。

本病發生與接触過敏原如花粉、粉塵等,遺傳因素及非特異性刺激如寒冷、溫度變化等有關。其發病機理主要是速髮型變態反應、當過敏原由呼吸道等途徑進入機體時,即引起機體致敏,產生IgE。在鼻和氣管、支氣管黏膜下層漿細胞中分泌的IgE,固定在肥大細胞表面,當再次與特異性抗原相遇時,立即引起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織胺等生物活性介質,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鼻黏膜水腫,以及眼、鼻發癢等症狀。

〔診斷〕

  1. 病史部分患者有家族性遺傳史、大多患者有反覆發作史。
  2. 症狀以打噴嚏、流清涕、鼻塞,以兩眼、鼻和咽喉搔癢等症狀為主,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3. 實驗室檢查鼻分泌物塗片:可見大量嗜酸性粒細胞。皮膚試驗:大都呈陽性反應。

【辨證分析】

  1. 風寒閉肺︰鼻塞遇寒加重,打噴嚏、聲重濁,鼻涕清稀量多,惡寒,發熱,頭疼,身痛,鼻黏膜充血輕,但腫脹較甚。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疏風散寒,宣肺通竅。荊防敗毒散加減。荊芥穗10克,防風10克,羌活6克,前胡10克、枳殼10克,辛夷花10克,白藍10克,蟬衣6克,甘草5克。若發熱微汗出、脈浮緩者,去前胡、羌活,加桂枝10克,桔梗6克,生薑3~5片,大棗7枚;伴咳嗽痰多者,可加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
  2. 風熱犯肺︰鼻塞,打噴嚏聲洪亮,流涕黏稠,色白或微黃,發熱,微惡寒,口微渴,鼻黏膜充血明顯。舌質偏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疏鳳清熱,宣肺通竅。銀翹散加減。銀花15克,連翹12克,淡竹葉6克,荊芥穗10克,薄荷6克,蘆根10克,桔梗6克,辛夷花10克,蟬蛻6克,蒼耳子10克,白芷10克,甘草5克。頭痛加菊花10克,清茶6克;兼挾濕熱加藿香12克,佩蘭10克;咽喉腫痛加牛蒡子20克,山豆根10克,玄參12克;便秘加栝蔞仁10克,生大黃6~10克(後下或泡水兌服)。
  3. 肺虛邪滯︰鼻塞多為間歇性,時輕時重,晨起時鼻癢,噴嚏陣作,鼻涕色白而稀、量多,遇寒加劇。或伴神疲乏力、胸悶氣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脈細弱。益氣固表,宣肺通竅。玉屏風散加減。黃耆20克,防風10克,白朮10克,太子參15克,桔梗6克,辛夷花10克,蟬蛻6克,黨參1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鼻塞重加路路通10克,羌活6克,蒼朮10克;頭痛加蔓荊子10克,川芎10克;鼻涕較多加白芷10克,薏仁20克,冬瓜子12克。
  4. 氣滯血瘀︰鼻塞多為持續性,打噴嚏反較少,鼻涕黏稠、色白或帶鮮血,不易擤出,嗅覺遲鈍。伴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症。鼻黏膜充血,呈暗紅或深紅色,鼻甲腫大,表面不光滑、舌質紫黯或有瘀斑。活血化瘀,行氣通竅。當歸芍藥湯加減:當歸10克,赤芍12克,白朮10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黃芩10克,薄荷6克,辛夷花10克,蟬衣6克,桔梗6克。血瘀之象明顯加桃仁10克;水蛭10克,三稜15克,莪蒁12克;鼻塞較重加地龍10克,藿香12克,涕多頭重痛加石菖蒲10克,白芷10克。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