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面部脫屑
【概念】

面部脫屑,是指顏面部位皮膚殘片脫落,狀如糠秕樣細碎白屑,或為淡黃色油膩痂垢,常伴有瘙癢。

歷代醫籍文獻中記載的 「白屑風」 、 「面游風」 、 「眉風癬」 等病均包括本症。

脫屑可見於全身皮膚,本條僅討論面部脫屑,頭皮脫屑及週身脫屑另立專條討論。

【辨證分析】

  1. 血熱風燥︰顏面潮紅。以眉弓、鼻唇溝、耳前後為主,為瀰漫均勻的粉末狀白屑,乾燥瘙癢,重者搔破津血。口乾思飲。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由於素體陽盛,熱伏營血,生風化燥,其面部脫屑特點為白色細碎鱗屑,易于脫落,基底潮紅,灼熱瘙癢,病程相對較短;為實證,治宜涼血清熱消風,方用涼血消風散化裁。
  2. 脾胃濕熱︰面部油膩性脫屑,甚者流滋結痂,基底潮紅,雙耳廓可見皸裂。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發病原因多由過食辛辣厚味,炙煿油膩之品,致使脾胃濕熱內蘊,不得疏泄,上蒸于面。其面部脫屑特點為油膩性痂垢,痂下皮膚潮紅濕潤,伴有溲赤便秘,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治療宜清熱除濕解毒,方用防風通聖丸化裁。
  3. 陰虛血燥︰顏面皮膚乾燥,覆以緊密的白屑細碎,基底呈暗紅色或暗褐色,反覆不愈,搔癢不止。肌膚不澤,口乾心煩。舌質紅苔少,脈細。為肝腎不足,陰血虛虧,面部皮膚失于濡養,故表現為面部皮損乾燥、肥厚,脫屑附著緊密,基底色暗,瘙癢搔抓不止,經久不愈。為虛證,治宜滋陰養血潤燥,方用當歸飲子化裁。
血熱風燥與陰虧血燥:此二證均表現為面部皮膚乾燥脫屑,前者為實證,後者為虛證。

【文獻別錄】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面游風》: "此證生於面上,初發面目浮腫,癢若蟲行,肌膚乾燥,時起白屑。次後極癢,抓破,熱濕盛者津黃水,風燥盛者津血,痛楚難堪。由於素血燥,過食辛辣厚味,以致陽明胃經濕熱受風而成。"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