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頭熱
別名頭面熱
【概念】

頭熱,即頭部自覺發熱。

《素問.通評虛實論》有「頭熱」的記載。後世常與「面熱」並提,稱「頭面熱」。

頭熱與頭痛、頭暈、頭脹可同出現,本條重點闡述以頭熱為主症者。至於外感熱病中陽明熱盛,疫毒上壅引起的紅腫熱痛諸證,不屬本條討論範圍,詳可參見"頭面紅腫'等有關內容。

【辨證分析】

  1. 肝火上炎︰頭熱面紅,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脅痛口苦,舌紅苔薄,脈弦有力。多由平素情緒抑鬱,或念恚惱怒,肝氣失於條達,鬱而化火所致。火性上炎,故頭熱面紅;肝火旺則心火盛,心神被擾,神不守舍,故夜寐不安,口苦;兩脇乃肝之分野,肝氣鬱則脅痛,苔薄脈弦。治宜平肝瀉火,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
  2. 腎陰不足︰頭熱耳鳴,伴有眩暈,腰膝痠軟,五心煩熱;若陰損及陽,陰陽兩虛,可見轟熱面赤,汗出,四肢不溫,舌紅少苔,脈細數。多由素體陰虛,或房室不節,耗傷腎陰所致。腎陰虧損,陰虛火旺,故症見頭熱;腎虧於下,水不涵木,肝陽上亢,故眩暈耳鳴;腰為腎府,腎虧則腰府空虛,故腰痠;陰虛則熱生於內,故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育陰潛陽,方選杞菊地黃丸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等。若婦女天癸將竭,衝任虛虧,陰虛火旺則轟熱面赤,陽虛氣弱則汗出,四肢不溫。治宜育陰助陽,方選二加龍骨湯或二仙湯加減。《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論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引《小品》云:"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
  3. 陰盛格陽︰頭熱顴紅,咽痛而煩,下利清榖,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脈沉細欲絕。多為外感熱病後期,邪客少陰,陰寒內盛,陰盛格陽,虛陽浮越,故頭熱顴紅,咽痛而煩;陰盛陽衰,故下利清榖,四肢厥冷,脈沉細欲絕。治宜從陰引陽,回陽救逆,方選白通加豬膽汁湯。
頭熱一症的辨證要點:肝火上炎者,頭熱每隨情緒波動而發,且性急易怒;腎陰不足者,屬上盛下虛,上盛則頭熱眩暈,下虛則腰膝痠軟,顯然不同於肝火上炎之但見上盛證侯;若婦女天癸將竭者,則陰損及陽,陰陽兩虛,故轟熱面赤,汗出,四肢不溫,亦與單純腎陰不足有別;陰盛格陽者,為真寒假熱,陽氣衰憊則裡真寒,故下利情榖,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虛陽浮越於上則外假熱,故頭熱顴紅。此點可與腎陰不足頭熱之陰虛陽亢,五心煩熱相鑒別。

【文獻別錄】

  1. 《素問.通評虛實論》:「脈實滿,手足寒,頭熱,…春秋則生,冬夏則死。
  2.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頭熱者,太陽之氣發越於上也."
  3. 《臨證指南醫案.暑》:「頭熱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虛邪痹。」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