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頭痛
【概念】

頭痛可在多種急慢性疾患中出現,是臨床上極為常見之症狀。本條僅討論以頭痛為主之證型。

古代醫書中有「真頭痛」、「腦痛」之稱。如《靈樞.厥病》篇曰:「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中藏經》云:「病腦痛,其脈緩而大者,死。」可見此所謂之「真頭痛」、「腦痛」,是指頭痛之重危症。腦為人體的重要臟器,古稱: 「腦為髓海,真氣所聚,不能受邪,受邪則不治,」 真頭痛病位在腦,故病情嚴重,有 「朝發夕死,夕發朝死」 之說。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脯痰風厥頭痛候》云: 「…或數歲不已,久連腦痛,故云膈痰風厥頭痛,若手足寒冷至節即死。」 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頭痛證治》論述了真頭痛的成因: 「或上穿風府,陷入于泥丸宮而痛者,是為真頭痛,不可以藥愈,夕發旦死,旦發夕死,責在根氣先絕也。」 嚴用和《濟生方﹒頭痛論治》云: 「痛引腦巔,甚而手足冷者,名曰真頭痛,非藥之能愈。」 可見此證極其凶險,死亡率高。

另有「首風」、「腦風」、「頭風」等名稱,均含頭痛的症狀,如《素問.風論》:「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後世多將「頭風」、「腦風」視為頭痛之一種,《奇效良方.頭痛》「凡邪令人頭痛者,其邪一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深而遠者為頭風,其痛作止不常,癒後遇觸復發也。」

【現代研究】

風邪所致頭痛相當於西醫學因感冒、過敏性疾病、鼻竇炎等病所致頭痛。治療多以解熱鎮痛藥和抗生素為主。

雷頭風證屬於西醫學的過敏性疾患。

風熱、痰濁、虛寒等類型的頭痛,大致對應西醫學中血管神經性頭痛,治療上多以對症處理,選用5-羥色胺對抗劑如甲基麥角酸丁醇酰胺,苯噻啶等,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平時可有規律地服用小劑量的鎮靜劑以預防頭痛發作。

西醫的偏頭痛是一種血管神經性頭痛,其發生與體內5-羥色胺代謝紊亂有關。多見於女性,在青春期前後起病,呈週期性發作的單側頭痛,頭痛發作時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紊亂症狀,可有家族遺傳史。常用藥物有5-羥色胺拮抗劑,如麥角胺咖啡因;鎮靜劑,如安定等。

血虛頭痛類患者相當於西醫學腦供血不足者,可見於椎-基底動脈狹窄或閉塞病側及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受累患者,腦供血不足所致頭痛可能由於缺血時側支血管擴張而致。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和保護腦組織,預防發生腦梗死,主要用藥為抗血小板凝結藥、血管擴張藥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

真頭痛相當於西醫學顱內感染性疾病、占位性疾病及急性腦血管意外等病症。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炎,頭痛劇烈,多在全頭部,呈搏動性痛、跳痛或撕裂樣痛,腦腫瘤患者,顱內壓增高,故頭痛常伴有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顱內高壓征。腦血管意外患者發病當時也可有較為劇烈的頭痛,其後病人陷于昏迷,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頭痛呈刀割樣、爆炸樣或斧劈樣,腦動脈血栓形成的前驅期及起病時也多有頭痛發作。高血壓腦病發作時除頭痛劇烈外,還伴有顱內高壓表現,并出現多種腦部損害徵。"手足厥逆至節" 實際上是一種休克的表現,手足部血液循環處于低灌流狀態而致四肢冰涼。

【辨證分析】

  1. 外感風寒︰頭痛有時連及項背,或有緊束感,遇風寒則痛劇,喜戴帽,畏寒發熱,骨節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為風寒之邪所致,故於吹風受寒之後發病。太陽主表,其經脈上循巔頂,下行項背;風寒外襲,循經脈上犯,阻遏清陽之氣而作頭痛,且痛連項背;寒主收引,故痛有緊束之感,"因寒痛者,絀急而惡寒戰慄。"(《證治匯補.頭痛》)寒為陰邪,得暖則緩,故喜戴帽裹頭避風寒以保暖。風寒在表,尚未化熱則不渴。脈浮為在表,脈緊為有寒邪,舌苔薄白亦屬風寒在表之象。其辨證要點為:形寒身冷,頭部緊束作痛,得暖則緩,遇風寒加重。治宜疏風散寒,方用川芎茶調散
  2. 外感風熱︰頭脹而痛,遇熱加重,發熱惡風,面目赤紅,咽喉腫痛,口乾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可由風寒不解鬱而化熱,或由風挾熱邪中於陽絡。熱為陽邪,喜升喜散,故令頭痛發脹,遇熱加重甚則脹痛如裂;熱熾於上則面目赤紅;風熱犯衛,則發熱惡風;脈浮數,舌尖紅,苔薄黃皆屬風熱之象。以頭脹痛,遇熱加重,痛甚如裂為特點。治宜清疏風熱,方用防風散。若脹痛劇烈,口鼻生瘡,證屬內熱已熾,則應清熱瀉火,方用黃連上清丸
  3. 外感風濕︰頭重如裹,昏沉疼痛,陰雨加劇,胸悶不暢,脘滿納呆,肢體困重,或有溲少便溏、舌苔白膩、脈濡或滑。為風挾濕邪上犯,清竅為濕邪所蒙,故頭重如裹,昏沉作痛,"因濕痛者,頭重而天陰轉甚。"(《證治匯補.頭痛》)陰雨濕重,故頭痛加劇。濕性粘膩,阻於胸中則氣滯而胸悶,擾於中焦則脘滿而納呆。脾主四肢,濕困脾陽則肢體沉重。濕蘊於內,分泌清濁之功失調,則尿少便溏,舌苔白膩,脈濡滑皆濕盛之象。治宜祛風勝濕,方用羌活勝濕湯。
  4. 肝陽上亢︰眩暈而痛,偏於兩側,或連巔頂,煩躁易怒,怒則加重,耳鳴失眠,或有脅痛,口乾面紅,舌紅少苔,或苔薄黃,脈弦或細數。屬於內傷頭痛。由於情志不舒怒氣傷肝,肝火上擾;或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清竅被擾而作眩暈頭痛,並且怒則加重。肝為足厥陰經,其脈循脅而上達巔頂,足厥陰與足少陽膽經相表裡,膽經經脈循頭身兩側,故肝陽頭痛連及巔頂或偏兩側,或有耳鳴脅痛。肝之陽亢火旺,耗傷陰液則口乾面赤,熱擾心神則煩躁易怒難寐,舌紅少苔,脈細數為陽亢陰傷之象。其特點為頭痛眩暈,怒則發病或加重,常兼耳鳴脅痛。法當平肝潛陽,方以天麻鉤藤飲。若頭痛目赤,口乾口苦,尿赤便秘,苔黃,脈弦數,屬肝旺火盛,當清瀉肝火,以龍膽瀉肝湯主治。肝陽頭痛,經久不癒,其痛雖不甚劇,但綿綿不已,且現腰膝痠痛,盜汗失眠,舌紅脈細,為肝病及腎,水虧火旺。宜滋養肝腎之陰,用杞菊地黃丸治之。
  5. 中氣虛弱︰頭腦空痛,疲勞則甚,身倦無力,食欲不振,氣短便溏,舌苔薄白,脈虛無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因而清竅不利綿綿作痛,身倦無力,氣短懶言,勞則加重;中氣虛不能充於上則頭腦空痛;中氣不足,運化無力則食欲不振而便溏。治宜補中益氣,方用順氣和中湯。一為失血過多或產後失調,以致陰血不足。
  6. 血虛陰虧︰隱隱頭痛,頭暈,心悸少寐,目澀昏花,面色㿠白,唇舌色淡,脈細而弱。失血過多或產後失調,以致陰血不足。血虛不能上榮則頭痛隱隱而作暈,面色㿠白;血不養心則心悸失寐;血虛則目澀而昏花。治宜養血為主,方用補肝養榮湯。但臨床上往往氣虛血虛並見,法當雙補氣血,方用八珍湯歸脾湯
  7. 瘀血阻絡︰痛處固定,經久不癒,其痛如刺,或曾頭部創傷,舌質色紫,脈細澀或沉澀。瘀血頭痛多因久痛入絡,血滯不行;或有外傷,如《靈樞.厥病》篇所說:"頭痛不可取於前者,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敗血瘀結於脈絡,不通則痛。臨床特點是:頭痛如針刺,痛處固定,舌有瘀點等。治宜活血化瘀通絡,方用血府逐瘀湯主之。
  8. 痰濁上蒙︰頭痛頭昏,眩暈,胸悶脘痞,嘔惡痰涎,納呆,舌苔白膩,脈弦滑。痰濁頭痛多因平素飲食不節,脾胃運化失調,痰濁內生,痰濁為陰邪,上蒙清竅則昏沉作痛,阻於胸脘則滿悶吐涎。如《證治匯補.頭痛》所說:"因痰痛者,昏重而眩暈欲吐。"治宜化痰為主,方用半夏白朮天麻湯
頭痛一症,有外感、內傷之分。外感頭痛多為新患,其病程較短,兼有表證,痛勢較劇而無休止,可有風寒、風熱、風濕之別。內傷頭痛多為久痛,不兼表證,其病程較長,痛勢較緩而時作時止,當辨虛實,因證而治。

頭為諸陽之會,三陽經脈皆循行頭面,厥陰經脈亦上達巔頂,古人常依據頭痛部位來判斷疾病部位。如太陽頭痛,多在頭腦後部,下連項背;陽明頭痛多在前額,連及眉稜;少陽頭痛多在頭之兩側,並及於耳部;厥陰頭痛則見於巔頂,可連及目系。還有六經皆有頭痛之說,但其證型,不外上述各類,結合兼症、苔脈可以鑒別清楚。

【文獻別錄】

  1. 《素問.奇病論》:「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
  2. 《傷寒論.厥陰篇》:「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3. 《濟生方.頭痛門》:「凡痛者,血氣俱虛,風、寒、暑、濕之邪傷於陽經,伏留不去者,名曰厥頭痛。」
  4. 《蘭室秘藏.頭痛門》:「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或腹痛,為痰癖,其脈沉緩,蒼朮、半夏、南星為主。少陰經頭痛,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寒厥,其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為主。厥陰頭項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脈浮緩,吳茱萸湯主之。」
  5. 《臨證指南醫案.頭痛》:「頭形象天,必不受濁,今久痛有高突之狀,似屬客邪蒙蔽清華氣血…思身半以上屬陽,而元首更為陽中之陽。大凡陽氣先虛,清邪上入,氣血瘀痹,其痛流連不息。法當宣通清陽,勿事表散。」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