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功效】
清胃瀉火、涼血消腫。
【主治】
胃中積熱所致牙痛、牙宣出血、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臭穢、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洪數。
【方義】
本方證為胃有積熱、火氣循經上攻所致。方中石膏清瀉胃火、黃連苦寒、清熱解毒,二藥合用、共清胃中之積熱,牡丹皮、清虛熱而涼血;生地、滋陰涼血;當歸養血和血;升麻清熱解毒、善治口舌生瘡、並為陽明經之引經藥、故能直折上炎之火。
【辨證要點】
- 牙痛齦腫。
- 口氣熱臭。
- 口乾舌燥。
- 舌紅苔黃。
- 脈滑數。
【加減】
- 大便秘結。加大黃、芒硝。
- 兼有濕熱:加茵陳、龍膽草、黃芩。
- 牙齦腫甚:加石膏、黃芩、連翹。
- 陰虛火旺:加重生地、去當歸加麥冬、玉竹。
- 咽痛甚者:加銀花、連翹、桔梗、或穿心蓮。
- 內熱甚者:加黃芩、黃柏、梔子。
- 牙痛牽引頭痛:加細辛、白芷、川芎。
- 口臭:加藿香、丁香。
【現代應用】
牙痛、牙齦出血、潰爛、口腔潰瘍、扁桃腺炎、三叉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