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 表象
作者︰沈藥子
【內容】

沈藥子 于 1998年8月

公車久候未至,便抬頭望望天空的藍天白雲,善變的雲總引起人無限的遐思。一直以為雲在漂,從此處漂向彼方,宛如浮萍,小孩常會問:「雲為何不會掉下來?」是啊,浮雲裏充滿小水滴、冰粒,怎麼不會落下?說來慚愧,雖然大學時代唸了數年的物理,教科書上卻也沒有教,若要去深究,也不知其所以。

某日,偶然瞥見一日本電視節目在說雲的故事,那時才明白,在短距離範圍,雲看似有漂移,那是風吹動的緣故,但在稍大範圍,則是生成雲的因素在移動,而非雲在漂。什麼是雲的生成因素?飽和的水氣、空氣中的微塵粒、及適時的降溫。當空氣中的水氣達飽和時,再遇適當降溫,則空氣中過多的水氣就會在微塵粒上凝聚成微小的水滴,群集的小水滴就是雲,微塵粒就是雲的催生劑。

在接近地表的大氣層,高度越高、溫度就越低,在飽含水氣及塵埃的空氣海之上,若在某適當的高度及時機,空氣的溫度降至適合雲生成的條件時,雲就從空氣中誕生了。雲何以不會掉下來?至此也有了答案,雲若降低、升高、或漂向一旁,維持它的條件將會消失,因此雲就又蒸發在空氣中了。

為何我會一直認為雲在漂?應是單憑感官的經驗令我下了如此簡單的結論吧。如果連雲漂都會令我誤解了十數年,那麼人間事中,又有多少是我自以為已經知道,而其實是錯誤的見解呢?水波從此處蕩向彼方,非水有漂流,而是能量的傳遞,古代人認為大地是平坦的,自牛頓以降300餘年來時空的絕對觀根深蒂固,直到愛因斯坦方被打破、取而代之以相對觀,卻仍有人堅持墨守舊觀不肯放,直觀的成見經常使人迷惑於事物的表象,卻仍不自覺地習以為常。

最高明的哲學或科學家總希望將看似繁複的許多事物背後的法則歸納成一式、一理,以方便理解、記憶、掌控、或運用,所以,牛頓之所以偉大,乃在於透過他的三個基本定理,即可描述、推導、甚至預測許多巨觀的物體運動。能量與物質兩者看似截然不同,竟也被愛因斯坦歸納成一道對等的公式(E = M‧C2)。中國的易經之所以位在十三經之首,乃在於,透過陰、陽兩爻排列組合成8卦、乃至64卦,卦卦便能道盡天地間萬事萬物、乃至君子立身處世的哲理。

同樣的,最高明的藝術家能從平凡的面孔或風景中捕捉、勾勒出不凡的姿態、線條、或色調。最高明的政客從一些簡單的民調數字、流行趨向、及群眾的好惡,便能由嘴中說出迎合群眾口味的言詞,蠱惑群眾的心,勾引選民將選票投進他的票箱。最高明的醫生只從病患的表情、體態、氣味便能大致診斷出病名及嚴重性,所以,無論是中醫或西醫,總是先透過望診、觸診、及問診以初步掌握患者的病情。

人們經常習慣於事物的表象,而鮮少領悟到表象之後的弦外之音,因此,一般人見到事物的表象總喜歡感性地發出直觀的覺受,這或許是因為五官位在體表,而大腦則隱沒於頭顱之內吧?所以,五官所觀察到的訊號也經常只氾濫於五官皮表,而鮮少滲入大腦,而,聖哲或天才之所以有別於凡夫,其最大的差別即在此。

然而,近代西方的科學、哲學家經常被訓練成擅長解析事物的內涵,卻鮮少感性地發揮身為人類應有的美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1866~1944) 曾言道:「歐洲科學家為了訓練解析自然的能力,往往連帶地凋敝了對美的感受。」(1)

達爾文也曾哀嘆在生物學的研究使得他欣賞詩的能力已徹底地凋萎。同樣的,西方的醫師經常被訓練成擅於解析病症的原理,無情、物化地割縫患者的肢體,而忽略了人性中的慈愛、關懷、與尊嚴。現代的藝術家給人的印象又經常是玄奧、遠離現實、甚或搞怪、孤僻、不與人茍合,藝術本身也由人性化、生活化轉變成「真的不美,美的不真」。

在西方早期,科學與藝術本是一家,如希臘時代,藝術與技術原無太大的差別,兩者都名為「techne」,乃至十四世紀,藝術家與油漆匠也無啥太大差別,同時,專門解剖或手術的外科醫師與理髮師的地位也無多大的差別(2)。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本人集畫家、雕刻家、建築家、及科學家於一身,他畫蒙娜麗莎,也畫戰車、炮台,當面對自己所描繪的生理解剖圖時,他認為自己似乎一方面為繪畫故而研究人體,另一方面又因為欲瞭解人體構造而繪畫。藝術與科學不也都是為了探索自然界的法則及奧秘而努力?所以,科學之於藝術宛如理性之於感性,兩者原為相調合的一體兩面,卻因為某些時代因素而逐漸分道揚鑣,甚而發展成相互對立的兩極。

在北極,老一代的愛斯基摩人見到天空的極光時,將之當成神明一樣地崇拜。在科學家眼中,極光不過是太陽風吹至地球的離子受到地磁吸引,浮游到了兩極上空,與大氣層作用之後的放光現象。在尋常人眼裏,極光很美,美得光耀奪目,美得令人敬畏。

表象是感性的,其潛在則是理性的。愛因斯坦說:「所有最美的,正是宇宙中那些神秘不可解的。」浮雲美,因為我們對它難以捉摸。仔細品嘗,宇宙萬事萬物的表象之後無不隱藏著更深邃的道理等待著人們去發掘,明顯的現象背後總是由許多不起眼的小因素的推波助瀾而形成洪流。然而,現象是表,原因是裏,只見表或裏都是不完整的認識,因此,不僅以五官觀察,也要運用思維、細心體會、直心欣賞,必須表裏兼顧,方能更完整地看待、體驗這個世界,而不只是迷惑於萬事萬物的表象。

【附註】
  1. 《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Peter Tompkins及Christopher Bird合著;中譯名《植物的秘密生命》薛絢譯/臺灣商務1998年5月初版參考Pg99
  2. 《造形原理》呂清夫著/雄獅圖書1984年3月初版,參考「造形與科技」Pg115~117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