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鼠李科落葉喬本植物棗 (Ziziphus jujuba Mill.) 的成熟果實。主產於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生用。 【性味歸經】 甘,溫。歸脾、胃經。 【功效】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主治】 - 用於脾虛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能補中益氣。常配黨參、白朮等以增強療效。
- 用於血虛萎黃及婦女臟躁,神志不安。能養血安神。治血虛萎黃,常配熟地黃、阿膠等同用;治臟躁神志不安,常配甘草、小麥以養心寧神,如甘麥大棗湯。
- 用於藥性較峻烈的方劑中,可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并保護正氣。如十棗湯,那系以之緩解甘遂、大戟、芫花之峻下與毒性,保護脾胃。
- 此外,常配伍生薑,入解表劑以調和營衛;入補益劑以調補脾胃,均可以增強療效。近年報導,用治過敏性紫癜有效。
【文獻別錄】 - 《本經》:「安中養神,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 《用藥法象》:「調榮衛,生津液。」
- 《本草綱目》:「按王好古云,中滿者勿食甘,甘令人滿。故張仲景建中湯以下痞者,減飴、棗,與甘草同例。此得用棗之方矣。」
【用法用量】 劈破煎服,10∼30g;亦可去皮核搗爛為丸服。 【現代藥理】 大棗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粘液質,維生素C、P,微量鈣、磷、鐵和多種氨基酸等。有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保護肝臟,增強肌力和增加體重等作用。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