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大戟
別名京大戟
科屬大戟科
【品種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的根。主產於江蘇、四川、江西、廣西等地。秋末或春初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曬乾。生用或醋製用。

【性味歸經】

苦、辛,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效】

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主治】

  1. 用於水腫,臌脹,胸脅停飲。本品瀉水逐飲作用類似甘遂,性亦峻猛。治水腫,臌脹,正氣未衰者,用大戟與大棗同煮,食棗,或與甘遂芫花同用,增強瀉下逐水作用;治痰濕水飲停于胸膈而致脇肋隱痛、痰唾粘稠者,可與甘遂白芥子同用,以收祛痰逐飲之功。
  2. 用於癰腫瘡毒,瘰癧痰核等。大戟能消腫散結。內服外用均可。治熱毒癰腫瘡毒,可鮮用搗爛外敷;治頸項間癰疽,配當歸白朮、生半夏為丸服;治痰火凝聚的瘰癧痰核,可用大戟與雞蛋同煮,食雞蛋

【文獻別錄】

  1. 《本經》:「主蠱毒十二水,腹滿急痛,積聚中風。」
  2. 《別錄》:「頸腋癰腫,頭痛,發汗,利大小腸。」
  3. 《本草正》:「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

【用法用量】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外用適量,生用。內服醋製用,以減低毒性。

【注意禁忌】

虛弱者及孕婦忌用。反甘草。

【現代藥理】

本品含大戟甙、生物鹼、樹膠、樹脂等。

  1. 本品乙醚和熱水提取物有刺激腸管而導瀉的作用;
  2. 對妊娠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
  3. 能擴張毛細血管,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4. 動物實驗證明,本品如與甘草配伍,毒性增加。

【附藥說明】

紅大戟: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紅大戟 (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 的根。又名紅芽大戟、廣大戟。性味苦寒,功用與京大戟略同。但京大戟瀉下逐水力強,紅大戟消腫散結力勝。煎湯服,1.5~5g;研末服1g。外用適量。醋製用或生用。虛弱者及孕婦忌用。反甘草。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