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
【類別】新穴。 【釋名】 新,指新增穴;明,指光明。本穴是新發現的治療眼睛疾病的腧穴,能使眼睛復明,故名新明。 【位置】 新明1:位於耳廓之後下方,耳垂後皮膚皺襞之中點,或顳骨乳突與下頜支後緣間之凹陷前上五分處。左右計二穴。新明2:位於眉梢上一寸,外開五分處。
【解剖】 新明1在胸鎖乳突肌前緣,布有耳後動靜脈,頸外動靜脈和耳顳神經,下頜神經及其分支。新明2在顳肌中,布有顳淺動靜脈和上頜動靜的分支,及面神經顳支。 【操作】 新明1:針體與皮膚成60°角,向前上方快速進針,針尖達耳屏間切跡後,將耳垂略向前外方牽引,針體與身體縱軸成45°角向前上方徐徐刺入,當針體達下頜骨髁狀突淺面,深度約1∼1.5寸時可獲得針感;若針感不明顯時,可再向前上方刺入五分;若針感仍不明顯,可稍改變針尖刺入方向,耐心尋找至獲得滿意針感,使針感傳導至眼區。新明2:針尖向額部成水平位刺入,緩慢進針五至八分。 【功效】 結合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角膜斑翳,虹膜睫狀體炎,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出血、混濁,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剝離,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屈光不正。 【配穴】 - 青少年近視眼:新明、睛明、光明。
- 視網膜炎:新明、晴明、翳風、球後;腎虛肝旺加合谷、太衝、太溪、腎俞;肝腎陰虛加腎俞、肝俞、照海;脾腎陽虛加脾俞、腎俞、關元;氣血兩虛加足三里、大椎、三陰交、絕骨。
- 視神經萎縮:新明、球後、翳明、光明。
- 視網膜靜脈阻塞:新明、球後、腎俞、肝俞;配穴睛明、光明。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