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
【類別】奇穴。 【釋名】 穴在脊柱兩側,從兩旁將脊柱夾于其中,故名夾脊。 【位置】 在背腰部,當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穴。
【解剖】 在橫突間的韌帶和肌肉中。因穴位位置不同,涉及的肌肉也不同。一般分為三層,淺層為斜方肌、背闊肌菱形肌,中層有上、下鋸肌,深層有骶棘肌和橫突棘突間的短肌。每穴都有相應椎骨下方發出的脊神經後支及其伴行的動脈和靜脈叢分佈。 【操作】 稍偏向內側,胸椎部進針0.5∼1寸,腰椎部1∼2寸,有麻電感向胸部、腹部放散;或用梅花針叩刺。可灸。 【功效】 適應範圍較廣。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療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療胃腸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療腰、腹、泌尿生殖系統及下肢疾病。 【配穴】 - 老年氣喘:膏肓傅、定喘、靈台、華佗夾脊、足三里。
- 坐骨神經痛:命門、次髎、腰陽關、白環俞、阿是穴、華佗夾脊(腰2∼4)腎俞、承扶、殷門。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