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医家周扬俊
别名 禹载
朝代明~清
【描述】

(一)生平和学术思想

周扬俊,字禹载,江苏吴人,生卒年代不详。约生于明代末年,主要生活于清代初叶顺康年间。氏少攻举子业,初为副贡生,后屡试不第,年近四十方弃儒而学医,钻研岐黄仲景之学十馀年,学业大进,辛亥年间(1671年)至京师,遂有医名。

氏曾师于林北海授以张鹤腾治暑书,氏认为该书“申明理蕴,精确不磨,虽有小疵,不掩大德,诚可振聋聩于千古”。故氏的学术思想与张氏一脉相承。

晋、唐以来医家以为伤寒是威胁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氏通过实践体会到伤寒为病固然严重,而温热暑疫为病则危害尤烈。他指出“凡病伤寒最重,温热尤烈,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时既久,病者益多”。所以他极力主张温热病与伤寒应分清源流,才不致误。氏对温热病发病的认识,乃主张伏邪之说,认为“冬有温病,先开发人之腠理,而寒得以袭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所伤者寒也,所病者温也,所伏者少阴也,所发者少阳也。故病必有阳而无阴,药必用寒而远热,黄芩汤其主治也”。由于温病当春而病,木旺水亏,所郁升发,火气燔灼,伏邪自内而发,由里达表,内外俱热,热势既胜,邪郁液耗,故发热口渴而不恶寒。温病不但可自发,亦可为新邪所诱发。“但兼外感者,必先头痛,或恶寒而后热不已,此新感引出旧邪来也”。氏对温病病因、病机和发病的认识,于后人对春温的发病和初起証治很有启发。

(二)学术经验

  1. 辨温病热病与伤寒不同:氏认为温热暑疫为害较伤寒尤甚。极力主张温热病应与伤寒分清源流,概念不能混淆,“苟不明其源,溯流不得清也;不辨其类,疗治不得当也”。反对当时医者以温热药治疗温病,他指出以“热药相投,以火济火,谁其辨诸”。氏对温病热病的认识,仍持伏寒化温的观点,对病变机理、証候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较前人有所阐发。对其治疗则主要根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法和方,其兼附病的治疗除采用仲景方外,更多的采用历代名家之方。对高热証的处理,除内服寒凉汤药外,尚还采用冷敷方法降温。
  2. 辨暑与热病异而治同:氏认为《金匮》中的“太阳中暍”、“太阳中热”即是暑病。暑病与热病虽均发于夏季,但其病因并不相同,而其証治则基本一致。氏指出:“暍自外来而入,热由内伏而发,实为两途。”暑病脉虚身热,大渴,齿燥,汗出而喘,与伏发无异,治以白虎汤,耗津甚者加人参。对前人暑分阴阳提出己见,“夫夏月暑証,即《金匮》中湿暍气蒸之病也,洁古东垣以动静分阴阳,动而得之为阳,用白虎;静而得之为阴,用大顺、冷香诸剂,岂知夏月呆呆炎威,有阳无阴,动静不甚相远,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帏,致伤太阴少阴者,热药可以暂用,岂得视温热之味为通行之药乎?”氏对暑証的认识和治疗,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
  3. 论疫邪所中乃三焦相混,治疗以寒凉解毒为主:氏论疫持吴又可之观点。他认为:天下秽恶之气,至疫则为毒极矣,人犯之者,三焦混淆,内外无间,不分表里,直行中道。而中上中下之说,仲景实论湿气之脉如是,只因内外不通等语,有似乎疫,而实则无涉。至于施治之法,先上先下,从内从外,可以因証起悟,予惟奉吴又可先生书为主治,大法以証为则,无专以脉为据。其他証显多端,要以寒凉解毒则一。

(三)主要论著

氏著有《伤寒论三注》、《金匮玉涵经二注》、《温热暑疫全书》等。后者成书于康熙己未(1679)年,为其代表作。氏见“世之伤寒正病绝少,类病最多,寒証绝少,热病殊多”,“寒温之别,判若天渊,寒温之治,反如冰炭”,恐人误以伤寒之法治之,乃作《温热暑疫全书》。又逢戊午(1678)年时疫盛行,藩宪丁某,悯编之疾苦,因命急付枣,以公同志。该书为氏辑仲景《伤寒论三注》、《金匮补注》之余,将温热暑疫四証厘订经文,采集方论,无背圣法,有合病情,各自成帙。

  • 卷一为温病方论,首述仲景正文,次述春温証治,兼附风温、冬温、温疟、温毒发斑証治,医案三则,春温病论,温热病脉论,温病方5首,并附集方29首。
  • 卷二为热病方论。首述仲景有关热病条文,次述夏热集补証治并方,总论温热死脉死証,附湿温,阳毒发斑,阴毒发斑,夏热病论,热病方4首,附集方18首。
  • 卷三为暑病方论,首述仲景条文,次述暑病脉理,辨寒暑各异,暑中二阳,常暑,动暑,静暑,挟水伤暑,内伤挟暑,伏暑,暑风,暑疡,暑瘵,暑疮,暑痿,绞肠痧,霍乱,干霍乱,服药总法,李东垣暑伤胃气论,王宇泰复立清暑益气汤变証加减法,朱丹溪辨动静二暑,方古庵论,王安道中暑中热辨,附医案十三则。暑病多采用张鹤腾《伤暑全书》,暑病论乃氏自撰,附暑病方2首,附集方29首。
  • 卷四为疫病方论,首述吴又可《温疫论》,温疫九传及几种常见疫証,如大头瘟、撚颈瘟、瓜瓤瘟、杨梅瘟、疙瘩瘟、绞肠瘟、软脚瘟,附医案十则,疫病论,附林北海先生题喻嘉言疫论序,附喻嘉言瘟疫论,疫病方16首,附集方16首。氏论疫,主要持吴又可《温疫论》之观点,而不同意喻嘉言疫邪中上中下之说。

周扬俊学说的追随者,认为历代注家唯此二人得仲景精旨。因此周扬俊研究《伤寒论》均采用二家,遇注释不完善处,又自潜心体会,以期另有所得而补其不足,故其著作名《伤寒论三注》。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