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牛科动物黄牛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或水牛 (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的胆结石。主产于大陆西北和东北地区,河南、河 北、江苏等地亦产。宰牛时,如发现胆囊、胆管或肝管中有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备用。
除黄牛、水牛外,牛科动物牦牛 (Bos grunniens L.) 及野牛 (Bos gaurus H.Smith.) 的胆结石亦可入药。另有人工牛黄,系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造而成,其药性、功效与天然牛黄相似,目前已广泛应用。
【性味歸經】
苦,凉。归肝、心经。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入丸散,每次0.2~0.5g。外用适量,研细末敷患处。
孕妇慎用。
牛黄含胆酸、脱氧胆酸、胆甾醇及胆红素、麦角甾醇、维生素D、钠、钙、镁、铁、铜、磷等,尚含类胡萝卜素及丙氨酸、甘氨酸等多种 氨基酸,牛黄有镇静、镇痉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有兴奋作用,有使血管扩张及抗肾上腺素作用而使血压下降。所含大多数胆酸,尤其是脱氧 胆酸,均能松弛胆道口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牛磺酸N-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及慢性大鼠肝损害有显 著的保护作用;家兔口服牛黄能显著增加末梢血内的红细胞;亦能与多种有机物结合成隐定化合物,而起到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