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嘔吐
【概念】

嘔、吐、乾嘔(金元後醫籍中稱為噦)均為胃氣上逆所出現的症狀。《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曾將三者清楚分辨。《醫經溯洄集》謂:「夫嘔者,東垣所謂聲物兼出者也。吐者,東垣所謂物出而無聲者也(語出《東垣試效方》)。至若乾嘔與噦,皆聲出而無物也。夫仲景以聲物兼出而名為嘔,以物出而名為吐,以聲獨出而名為乾嘔」。故言吐者,有吐涎、吐濁唾(即痰)、吐酸水、吐苦水等等.均不必有嘔聲;若言嘔者,必聲物俱出,而後世嶇吐並稱者,亦即古謂之嘔,多指嘔吐出胃中食物而言。至若噦(乾嘔),則另立專篇論述。

嘔吐與惡心二者臨床上往往並見,惡心可能是嘔吐的早期症狀,嘔吐多兼有惡心,但惡心者,卻未必嘔吐(惡心可參見該條)。

本篇所討論的嘔吐是指嘔吐出胃中食物的症狀。

【辨證分析】

  1. 外邪客胃︰或外感風寒,或感冒暑濕之氣。外感風寒者,嘔吐必兼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舌苔白、脈浮緊等症狀;感冒暑濕嘔吐者,必見發熱重,惡風或不惡風,頭痛、身重,脘悶惡心,舌苔白膩或黃,脈浮而數等症狀。外邪一指寒邪襲表,一為暑濕傷衛,前者為表寒實證,後者乃表熱實證。外感寒邪者,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所云:"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此嘔逆即嘔吐,乃寒邪外束肌膚,衛陽不得發越,氣無從外越而上壅,"胃氣得寒則逆"(《傷寒貫珠集》),治當辛溫解表,外寒解則嘔逆癒,方用麻黃湯等方加減。若暑濕傷衛者,則發熱而微惡風寒,因濕阻中焦,故嘔吐之外,必兼脘腹痞悶、納呆、身重、肢困、或口中甜膩,或大便溏泄,舌苔膩等症狀。治當疏散表邪,芳香和中化濕,方用藿香正氣散加減。
  2. 傷食︰嘔吐,脘胃脹滿,噯腐吞酸,厭聞食臭,惡食,惡心,每以嘔出為快,舌苔脈象往往正常。傷食者,發病急,嘔吐而厭食,以吐出為快,治宜消導,方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等加減。
  3. 胃寒︰若素體中焦陽虛,則飯後不久每反胃嘔吐,吐出物量不多,脘胃痞悶,每兼胃痛,噯氣,畏冷,形瘦肢困,舌淡,脈弱。若因暴食生冷,則脘胃痛甚,嘔吐可先出清水,後則繼以所食食物,以吐出為快,苔脈往往無明顯變化。胃寒者,若素體中焦脾胃陽虛,病程長,為虛證;若因暴食生冷而重戕胃陽者,其發病急,病程短,多為實證。虛證者,形寒體瘦,脘胃疼痛,食欲減退,少氣乏力,大便溏泄,舌淡,脈弱等一派脾胃虛弱之症。其嘔吐量少頻頻,遇寒則劇,得暖則緩;實證者,脘胃疼痛劇烈,嘔吐亦劇,以吐出為快,很少有其他兼症。其治療,均以溫胃散寒降逆為主,方用理中湯附子理中湯良附丸等加減。
  4. 胃熱︰嘔吐而兼吞酸、噯腐等症狀,並見口臭,脘悶、溲赤,便秘,舌苔黃或膩,脈象弦或滑有力。多得之飲食厚味,或嗜酒,濕熱內蘊中焦,嘔吐之外,當有吞酸、噯腐、口臭、脘悶、便秘、苔黃等胃熱表現,宜二陳湯加炒山梔、黃連、生薑。
  5. 胃陰虛︰嘔吐劇烈,先吐出食物,食物吐盡繼之清水,清水吐盡繼之膽汁,不能飲食,甚至水入即吐,口渴不能飲,咽乾、舌紅,脈象細弱。每發於熱病後期,胃陰不足,胃氣上逆作嘔;或經大手術治療後,陰液不足,胃中虛熱上逆而嘔;或劇烈嘔吐不癒,復傷胃陰,致使虛火上逆,嘔吐愈劇,甚至滴水不入。嘔吐之外,必見口乾欲飲,舌紅少津等症狀。治療以養胃陰降虛火為主,方用橘皮竹茹湯加黃連、竹瀝等。
  6. 肝胃不和︰常惡心噫氣,胸悶脘痞,嘔吐時作,但吐出物量不多,胸脅痛疼,口苦,苔黃,脈弦。若情緒波動時,則嘔吐症狀加重。肝胃不和者,病程長,因肝鬱不舒,橫逆犯胃,嘔吐惡心頻頻,但症狀不甚劇烈,兼有胸悶、脘痞、脅痛、口苦、脈結等肝氣鬱滯症狀,治當疏肝和胃,方用小柴胡湯左金丸加減。
嘔吐是可以出現於多種病證之中的臨床常見症狀之一。其暴病多實,而久病多虛。臨床所見「胃寒者十有八九,內熱者十止一二」(《景岳全書》),故其治療應以溫胃止嘔為常法,古稱生薑是嘔家聖藥,多用之。此外尚有痰飲內停而致嘔者,當溫化寒飲,其嘔自除,方用旋覆代赭湯;尚有瘀血內阻而致嘔者,當以活血祛瘀為治,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

【文獻別錄】

  1. 《沈氏尊生書.嘔吐噦源流》:「嘔苦水則由邪在膽,膽上乘胃,故逆而吐膽汁,以致所嘔為苦水也(宜吳萸、黃連、乾薑、茯苓、黃芩)。嘔清水則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為水逆(宜神朮丸、五苓散)。吐涎沬則以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沬自出(宜六君子湯加益智仁、生薑,或以半夏、乾薑等分為末)。…然而嘔吐又有總治之法(宜白豆蔻湯)。」
  2. 《丹溪心法.嘔吐》:「大吐,渴飲水者即死,童便飲之,最妙'。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