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大黃
別名川軍
科屬蓼科
類別攻下
【品種來源】

本品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 (Rheum Palmatum L.) 唐吉特大黃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藥用大黃 (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根及根莖。掌葉大黃和唐古特大黃藥材稱北大黃,主產於青海、甘肅等地。藥用大黃藥材稱南大黃,主產於四川。於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鬚根,刮去外皮切塊乾燥,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性味歸經】

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

【功效】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

  1. 用於大便秘結,胃腸積滯。大黃苦寒,有較強的瀉下通便、蕩滌胃腸積滯作用。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尤用於熱結便秘之證。治溫熱病熱結便秘、高熱不退,甚則神昏譫語,或雜病熱結便秘者,常與芒硝、積實、厚朴同用,以增強瀉下通腑泄熱作用,如大承氣湯;治裡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或兼陰虛津虧著者,可與補氣血藥或養陰生津藥同用,治脾陽不足,冷積便秘者,須與附子乾薑等溫裡藥同用,如溫脾湯;治濕熱痢疾初起,腹痛裡急後重者,常與黃連木香等同用,以清除腸道濕熱積滯;治食積腹痛,瀉而不暢者,可與青皮木香等同用,以攻積導滯。
  2. 用於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癰等證。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熱瀉火,止血之功。用治上述病證,常與黃窪、黃芩同用,如瀉心湯。現代臨床單用大黃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較好療效。
  3. 用於熱毒瘡瘍,燒燙傷。本品可內服外用。內服能清熱解毒,并借其瀉下通便作用、使熱毒下泄。治熱毒癰腫疔瘡,常與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等同用;治腸癰腹痛,常與牡丹皮桃仁等同用,如大黃牡丹皮湯,本品外用能清熱毒、消腫塊,治熱毒癰腫疔癤,可研末蜜水調敷,治口舌生瘡,可與枯礬研末塗抹患處;治燒燙傷,可單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調敷患處。
  4. 用於瘀血證。本品有較好的活血祛瘀作用,為治療瘀血證的常用藥物。治婦女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者,常與桃仁、庶蟲等同用,如下瘀血湯;治婦女瘀應經閉,常與紅花當歸等同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可與桃仁紅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復元活血湯
  5. 此外,本品苦寒降泄,又可配伍清泄濕熱藥,用於黃疸、淋證等濕熱病證。治濕熱黃疸者,常配茵陳梔子,如茵陳蒿湯,治濕熱淋證者,常配木通車前子梔子等,如八正散

【文獻別錄】

  1. 《本經》:「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痞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新致新,通利水榖,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2. 《本草綱目》:「下痢赤白,裡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
  3. 《藥品化義》:「大黃氣味重濁,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斬關奪門之力,故號將軍。專攻心腹脹滿,胸胃蓄熱,積聚痰實,便結瘀血,女人經閉。」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適量,生大黃瀉下力較強,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湯劑應後下,或用開水泡服,久煎則瀉下力減弱。酒製大黃瀉下力較弱,活血作用較好,宜用於瘀血證。大黃炭則多用於出血證。

【注意禁忌】

本品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現代藥理】

本品主含蒽醌衍生物,一部分為游離狀態,如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部分為結合狀態,如大黃酸-8-葡萄糖甙、大黃素甲醚葡萄糖甙、蘆薈大黃素葡萄糖甙、大黃酚葡萄糖甙及番瀉甙A、B、C、E、F等。又含有大黃鞣質、脂肪酸、草酸鈣、葡萄糖、果糖和大量澱粉。

大黃瀉下有效成分是蒽甙,主要是番瀉甙,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腸,能增加腸蠕動抑制腸內水分吸收,促進排便;大黃有抗感染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其次為白喉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等;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於鞣質所致,故瀉後又有便秘現象;有健胃和利膽作用;此外,還有止血、保肝、降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